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9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談虎色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褚人穫《堅瓠首集.卷二.烏啄蝗歌》:「老人昔年被災沴,談虎色變如虎傷。」
虛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年齡徒長的自謙詞。《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聽罷,流下淚來,說道:『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世兄今年貴庚多少了?』蘧公孫道:『虛度十七歲。』」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尚且有這麼大的變化,更何況是人呢?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多用於感傷人生的變化。北周.庾信〈枯樹賦〉:「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唐.盧照鄰〈病梨樹賦.序〉:「豈賦命之理,得之自然,將資生之化,有所偏及。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人生何處不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雖離別,但終有會面之日。比喻世間事巧合極多,或指行事須留退路,切莫待人狠絕。《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恩義廣施,人生何處不相逢?冤仇莫結,路逢狹處難迴避。」《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彼此睜眼一認,雖然隔了六年,面貌依然,正是昔年還銀義士。正是: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扇枕溫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親至孝。參見「扇枕溫被」條。明.高濂《玉簪記》第二七齣:「自昔年離膝下,今經三載餘,白雲回首,回首應無際。扇枕溫衾,番做個倚門倚閭。不孝兒,逆天罪,難饒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如雷灌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雷貫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與楚窗u窒芊A世為鄰好。近因吳國有一口寶劍飛入楚國,那吳王屢次索劍,楚王只不肯還,以此惹動刀兵,幾至滅國。有楚大夫申包胥前來借兵求救,某堅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驛亭中,依牆而哭,七晝夜不絕,遂將郵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申包胥做見科云〕俺楚王懸望大國救兵,不啻饑渴,大王怎生不念親好,忍坐視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號哭,忠烈動人,某今借與你十萬雄兵,命姬輦為帥,即日救楚。……某乃姬輦是也,官封大將軍之職,主公呼喚,不知有甚差遣?令人報復去,道是俺姬輦來了也。〔卒子報科云〕姬輦到。〔姬輦...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仲冬和韻)〉寧不懷鄉國?併州說暫居。無枝空繞樹,彈鋏又歌魚。煉骨危疑集,盈頭珍惜梳。感追無限際,悔絕昔年裾!隨時郤不悶,而悶實難排;浪撼江空雨,風翻天半霾。熱腸知未冷,晚節慎無乖。榮辱漁家少,乘潮又泛簰。義旗嗟越絕,剩得此頑民;矯矯心如石,絲絲鬢欲銀。中山幾度醒,故國十三春。尚慎虛瞻陟,天寒夜泣旻!得興靈武業,誰作李長源?天寶人憑說,漁陽鼓尚喧。居遼當日管,臥雪此時袁。僕更癡於我,安然懶出門。一自椎秦後,同人在海山;冠裳不可毀,節義敢輕刪!受凍頻堅骨,攖霜茂長顏。南陽高臥穩,罔識世途艱。非僅謀衣食,人間心卻忙;聲聯隨地義...
南柯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御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所送二使者,甚無威勢,生逾怏怏。生問使者曰:「廣陵郡22>何時可到?」二使謳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頃即至。」俄出一穴,見本里閭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覺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車,入其門,升自階,己身臥於堂東廡之下。生甚驚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數聲,生遂發寤如初。見家之僮僕擁篲23>於庭,二客濯足於榻,斜日未隱於西垣,餘樽24>尚湛於東牖。夢中倏忽25>,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歎,遂呼二客而語之,驚駭。因與生出外,尋槐下穴。生指曰:「此即夢中所驚入處。」……...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御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所送二使者,甚無威勢,生逾怏怏。生問使者曰:「廣陵郡22>何時可到?」二使謳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頃即至。」俄出一穴,見本里閭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覺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車,入其門,升自階,己身臥於堂東廡之下。生甚驚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數聲,生遂發寤如初。見家之僮僕擁篲23>於庭,二客濯足於榻,斜日未隱於西垣,餘樽24>尚湛於東牖。夢中倏忽25>,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歎,遂呼二客而語之,驚駭。因與生出外,尋槐下穴。生指曰:「此即夢中所驚入處。」……...
可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何道說。《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