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江心補漏,鬥而鑄錐,臨陣磨槍反義:未雨綢繆,曲突徙薪,有備無患,防患未然辨似: 「臨渴掘井」及「臨陣磨槍」都有不事先準備,臨時才想辦法的意思。 「臨渴掘井」用在自己意識到事情緊迫的狀況;「臨陣磨槍」則用於事到臨頭必須立即去做的狀況。 臨渴掘井 臨陣磨槍 辨似例句 ○ ㄨ 暴雨來了才要修堤,鄉公所還真是~,怎麼來得及? ㄨ ○ 他每次到了考前才要~,難怪考得不好。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湯問》伯牙1>善鼓2>琴,鍾子期3>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4>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5>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解〕 (1) 伯牙: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鼓琴者,與鍾子期為至交。 (2) 鼓:彈奏。 (3) 鍾子期: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琴曲。《列子.湯問》:「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紅樓夢》第八七回:「又將琴譜翻出,借他猗蘭思賢兩操,合成音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攙雜、雜和。如:「這文章白話夾文言,似通非通。」、「狂風夾著暴雨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後、跟著。《孟子.公孫丑下》:「繼而有師命。」宋.陸游〈暴雨〉詩:「明日暴雨來,繼以雷大震。」
凋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凋謝零落。[例]昨夜的一場狂風暴雨,使得院子裡的桂花紛紛凋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風。同「飆」。《禮記.月令》:「猋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並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冰粒或冰塊。此種粒塊直徑達五公釐或以上,常伴夏季暴雨降下。也稱為「冰雹」、「雹子」。
按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按甲不動注音︰ㄢˋ ㄐ|ㄚˇ ㄅㄨˋ ㄉㄨㄥˋ漢語拼音︰àn jiǎ bù dòng釋義︰猶「按兵不動」。見「按兵不動」條。 01.《陳書.卷一一.章昭達列傳》:「寶應數挑戰,昭達按甲不動。俄而暴雨,江水大長,昭達放筏衝突寶應水柵,水柵盡破。」 參考詞語︰按軍不動注音︰ㄢˋ ㄐㄩㄣ ㄅㄨˋ ㄉㄨㄥˋ漢語拼音︰àn jūn bù dòng釋義︰即「按兵不動」。見「按兵不動」條。 01.宋.蘇軾〈張文定公墓志銘〉:「公即料簡將士,聲言出塞,實按軍不動。」 參考詞語︰按兵不舉注音︰ㄢˋ ㄅ|ㄥ ㄅㄨˋ ㄐㄩˇ漢語拼音︰àn bīng bù jǔ釋義︰猶「按兵不動」。見「按兵不動」條。 ...
一揮而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文人王璘極富文才。據傳,他在參加萬言科考試時,請了十名專司書寫的人員,在庭院中架設桌椅,準備替他寫下口述的文章。考試開始時,王璘自己一面優閒的來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絕的吟詠文章,其速度之快,讓那十個抄寫人員完全無法停筆。正當完成之際,暴雨驟至,有好幾幅寫成的文章被一陣風捲至地上,被泥沙塵土沾濕了,整張紙卷曲起來,怎麼也無法打開。王璘看了便說:「算了!再拿幾張新的紙來!」紙取來後,他拿起筆來,頃刻間又寫出十餘篇文章。此事見於唐代小說《摭言》,小說內容雖難免誇大,但在《唐詩紀事》中亦有記載:「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說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