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絡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書,以致反畔,皆徵下獄死,以鴈門太守龐奮行度遼將軍。逢侯於塞外分為二部,自領右部屯涿邪山下。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數百里。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畔,還入朔方塞,龐奮迎受慰納之。其勝兵四千人,弱小萬餘口悉降,以分處北邊諸郡。南單于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始與安國同謀,欲考問之。烏居戰將數千人遂復反畔,出塞外山谷閒,為吏民害。秋,龐奮、馮柱與諸郡兵擊烏居戰,其眾降,於是徙烏居戰眾及諸還降者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馮柱還,遷將作大匠。逢侯部眾飢窮,又為鮮卑所擊,無所歸,竄逃入塞者駱驛不絕。
侵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犯騷擾。如:「政府公布護漁執法線,以防範外國船隻越界侵擾。」《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侵擾朔方,殺略吏民甚眾。」《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正合著古人笑話,髭髯不仁,侵擾乎其旁而不已,於是面之所餘無幾。」
身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藝或武藝。唐.杜甫〈哀王孫〉詩:「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也稱為「身法」。
本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原來生長的地方。《書經.多士》:「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幹止。」漢.孔安國.傳:「汝多為順事,乃庶幾還有汝本土。」《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於是雲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門、上谷、代八郡民歸於本土。」
炎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炎熱的夏天。三國魏.曹植〈離繳雁賦〉:「遠玄冬于南裔兮,避炎夏乎朔方。」唐.朱慶餘〈夏日訪貞上人院〉詩:「炎夏尋靈境,高僧澹蕩中。」
歸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回家的心意。如:「歸心似箭」。晉.王讚〈雜詩〉:「朔方動秋草,邊馬有歸心。」
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高遠處吹來的風。《楚辭.劉向.九歎.遠遊》:「溯高風以低佪兮,覽周流於朔方。」
健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健壯的男兒。《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折楊柳歌辭五首之五》:「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唐.杜甫〈哀王孫〉詩:「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跋扈飛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以與汝,宜深加殊禮,委以經略。」 〔注解〕 (1) 景:侯景(?∼西元552),字萬景。南朝梁朔方人。善騎射。初仕魏,後降於梁武帝,封為河南王。後篡梁自立為漢帝,為王僧辯等討平。 (2) 專制:獨權統治。〔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
幽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位於雁門關以北,為古朔方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