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20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年抗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至三十四年間,抵抗日本對華侵略的戰爭。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我國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例]他們是一群歷經八年抗戰洗禮的勇士。
朴資茅斯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於美國緬因州基特里一地簽訂的和約。條約內容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統治權,將旅順口及遼東半島租借權轉予日本,俄國將庫頁島割讓給日本及日俄兩國同意中國對滿洲的主權。
黑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屬於日本的祕密政治團體。西元一九○一年成立,領袖為內田艮平、頭山滿等,在近世日本對外侵略活動上具有支配的勢力。中日、日俄兩戰爭,朝鮮之亡,及其後種種侵略事件,皆此會陰為主謀;清末對中國革命亦頗有所助力,實則別有用心。一九四五年為駐日聯軍所解散。
對不上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配合。如:「這鞋子和你的大腳丫根本對不上號,你就甭試穿了。」
大東亞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日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遠東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總稱,其目的是為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對遠東和太平洋發動的戰爭,因以東亞為中心,故稱為「大東亞戰爭」。
撦鼓奪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奪敵人的戰鼓、軍旗。形容英勇作戰。《孤本元明雜劇.慶賞端陽.第三折》:「我和他做一個本對,試看捉將挾人,撦鼓奪旗。」
說是談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議是非、好壞。明.無名氏《騙英布》第三折:「本待要說是談非,不承望走將來正逢著本對。豈不聞『好鬥者必遇其敵』?」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