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96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杰評其詞云:「他的生活嚴正,品格很高,在他的詞裏,透露出故國禾黍之悲,如<石州慺>云:「少陵野老,杖藜潛步江頭,幾回欽恨吞聲哭。歲暮意如?怯秋風茅屋"」其思想感情,表現甚明。散曲白樸的散曲頗為俊逸有神,若論其風格則豪放、清麗皆有,而以清麗為多,任訥在《散曲概論》,稱樸為豪放之尤者,而朱權之《太和正音譜》評其「如鵬摶九霄,風骨磊磈,詞源滂沛」,此二者皆歸之為豪放派,而鄭振鐸《中國則言》:『他的散曲俊逸有神,小令尤為清雋。』羅錦堂之《中國散曲史》亦將白樸列為清麗一派,云「所作散曲,多清俊飄逸,朗朗可喜。」此又歸為清麗之列。...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形容喝茶或飲酒後清爽舒暢的感覺。(二)元代陳基所作的〈次韻吳江道中〉詩,寫到:「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詩中描述才剛出門,迎面而來的清風就灌入衣袖中,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三)「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明代廣泛流傳一則關於于謙為官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
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輕易迅速。如:「轉手之間,就辦好妥了。」宋.蘇軾〈山村五絕〉詩五首之四:「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滿臉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滿面春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風是一年之中最為和煦的風,不冷不熱,吹拂在臉上令人舒暢,所以笑容堆滿臉,這應當就是「滿面春風」這句成語的由來。古人詩句常引用這種情境,例如《全宋詩》中載錄了一首釋志南和尚的詩:「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來臨了,和風輕拂臉上,是何等愉悅!至於使用「滿面春風」一詞,則可從宋代陳與義的〈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詩中看見,詩一開頭就說:「紗巾竹杖過荒陂,滿面春風二月時。」描述詩人在滿面春風的二月,外出散步的感受。陳與義用的是「滿面春風」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滿面笑容,心情喜悅或得意的情狀。有時也會和...
青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銅、鉛、錫合製而成的錢。後泛指金錢。唐.杜甫〈北鄰〉詩:「青錢買野竹,白幘岸江皋。」宋.蘇軾〈山村詩〉五首之四:「杖藜褁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過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經過眼前。宋.蘇軾〈山村五絕〉詩五首之四:「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滿面生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滿面春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風是一年之中最為和煦的風,不冷不熱,吹拂在臉上令人舒暢,所以笑容堆滿臉,這應當就是「滿面春風」這句成語的由來。古人詩句常引用這種情境,例如《全宋詩》中載錄了一首釋志南和尚的詩:「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來臨了,和風輕拂臉上,是何等愉悅!至於使用「滿面春風」一詞,則可從宋代陳與義的〈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詩中看見,詩一開頭就說:「紗巾竹杖過荒陂,滿面春風二月時。」描述詩人在滿面春風的二月,外出散步的感受。陳與義用的是「滿面春風」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滿面笑容,心情喜悅或得意的情狀。有時也會和...
養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避塵囂,在寧靜的環境中修養身心。宋.趙師秀〈柳下書齋〉詩:「養靜拋書冊,銷閑倚杖藜。」《紅樓夢》第四回:「原來這梨香院,乃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
俊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俊美爽朗。《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縰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沒有後跟的鞋子。《莊子.讓王》:「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