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3.5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陳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隻搗糧的木,在觀者視網膜上,藉著斜斜往下的動線導引,暗示了正要發生的韻律性搗糧動作,也正是畫者要捕捉〈歌〉系列,動作前的暗示性戲劇效果的剎那光景。五位原住民與地面的垂直水平關係,加上木對木臼的垂直張力,是畫面上兩組互構的平衡力量;這種強調垂直線的構圖手法,大量出現在陳進日後的風景畫中。
流血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搗衣棒。流血漂形容血流之多,足以使搗衣棒漂浮起來。比喻死傷慘重。宋.陸游〈禹廟賦〉:「流血漂,方自此始。」也作「流血漂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搗衣的墊石與棒槌。唐.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詩:「星河秋一雁,砧夜千家。」宋.蘇軾〈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作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磨成針」。見「磨成針」條。01.明.黃淳耀〈自監錄一〉:「耐心持久,如磨作針,不計歲月,此用功樣子也。」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五.頤養部.行樂第一.夏季行樂之法》:「人非鐵石,奚堪磨作針;壽豈泥沙,不禁委塵入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原住民中皆有臼,主要用途是用來搗穀類。在台灣原住民中多為木,石較少。而卑南的則為石,是以石製的身用竹編套固定於木製的柄上,用來搗穀類食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曲名。流行於黎族、臺灣原住民、景頗族等地區的一種民間勞動歌,一般由婦女數人手持木,圍繞石臼,一邊舂米一邊歌唱,曲調結構短小,節奏規律,音域不寬。雲南景頗族中的歌,歌詞多為「耶魯」等襯詞。臺灣原住民中,婦女用長短不同的樂捶打石臼,因而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有時伴以歌聲。
《中國音樂詞典》。
沉默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是劉鳳學創作的第107號作品、安東尼.鮑恩(Anthony Bowne)燈光設計、張維文舞台設計、蔡毓芬與劉鳳學服裝設計、音樂則由劉鳳學自1954年到1980年,親自採集之臺灣原住民音樂剪輯而成、由新古典團於1994年9月在臺北巿國家戲劇首演。《沉默的音》是劉鳳學以原住民歌舞為基本素材,將原本對祖靈、對生命、對生活充滿了禮讚的樂章,轉化為現代舞作;表現原始和文明、舊與新、過去和現在、個人與群體及環境相互間的關係,批判在現代文明衝擊下,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及生活處境;並探討原住民舞蹈的結構、節奏與律動、動作的轉化與創新的可行性。全舞共六段:〈沉默的音〉、〈原鄉的呼喚〉、〈述祖〉、〈勇士的禮...
新古典舞團《沉默的音》演出節目單1994。
臼關節;球窩關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有滑膜存在,可作相當程度的運動。其運動包括屈曲、伸展、內收、外展、旋轉以及繞環等運動。例如肩關節和髖關節。
公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時晉太原人,生卒年不詳。為趙朔食客。朔既為屠岸賈所殺,朔妻遺腹生一兒,臼與朔友程嬰謀存其孤,乃由臼負他人嬰兒匿山中,嬰出謬告於屠岸賈,賈遣將攻之,臼與他人嬰兒均被殺;嬰抱趙氏真孤匿藏山中,而得保全。見《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搗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捶擊衣物的木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