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3.5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芝栭羅以戢孴,枝牚杈而斜據。」
齊量等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庭堅,但兩人詩中的境界則大不相同。好比林木佳勝,黃庭堅的詩能夠鬱蒼聳秀,即便不經意的地方,也像老幹杈一樣,沒有一根醜枝。而劉仲尹的詩蒼秀大概可以與黃庭堅相似,但在不經意處的杈,則不及庭堅遠甚!這就好像兩人同樣寫景,有一個添加了朦朧明月來增加韻味,補寫了雨露而轉具濕潤的感受。對詞的意境可以稍作改變,但怎麼可以說兩個人的作品不分上下,同等看待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斜柱。《廣韻.去聲.映韻》:「牚,邪柱也。」《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而斜據。」李善注引張載曰:「牚,眉梁之上也,各長三尺。」
榾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頭,可當炭用。《西遊記》第二八回:「兩個拳頭,和尚缽盂模樣;一雙藍腳,懸崖榾柮槎。」也作「骨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楈」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