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既往不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既往不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外明不知裡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看到表面情形而不瞭解內幕。《紅樓夢》第五三回:「所以他們莊家人老實,外明不知裡暗的事。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裡頭苦!」
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木中的黃心所做的槨。《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帝親臨喪,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器、銀鏤、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