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偷梁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內容、性質。《紅樓夢》第九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能堅守原則、支撐危局的人或力量。如:「知識分子是國家的砥,社會的中堅。」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五齣:「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學之淵源;難為弟,難為兄,足壯朝端之砥。」
祖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祖靈,是早期排灣群諸族(排灣、魯凱及卑南族)頭目家屋中,最重要的建築結構與權勢地位的象徵。 人像與蛇紋是排灣族雕刻最主要的主題,而祖先人像與百步蛇等紋樣,更是排灣群頭目或貴族所專有的特權,各式不同的紋樣中,也包含著祖先的傳說與功績。
撐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青天,腳踏土地。形容支持、支撐。《朱子全書.卷九.大學三.論或問》:「聖人只是常欲扶持這個道理,教他撐天地。」亦用以形容極大、很大。《封神演義》第一三回:「嘗聞龍會變化,要大便撐天地,要小便芥子藏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築物中支撐橫梁、桁架、樓板等的直立長條形構件。可用鋼筋混凝土、鋼材、磚石或木材等製成。
2.瑟、箏等撥弦樂器上的繫弦木。木製,橋形,立於瑟、箏等面板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噴如般的水。如:「噴水池噴出數丈高的水,非常壯觀。」
調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瑟上的弦黏住,鼓瑟時即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參見「膠鼓瑟」條。漢.桓寬〈鹽鐵論〉:「據古文以應當世,猶辰參之錯,膠而調瑟,固而難合矣。」漢.揚雄《法言.先知》:「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而調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入地面的木樁石。如:「為了防止橋面繼續下陷,工人們在橋下打下支撐的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支撐屋梁的子和下的基石。唐.元稹〈有鳥〉詩二○首之九:「大廈雖存石傾,暗齧棟梁成蠹木。」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押韻》:「詩中韻腳,如大廈之有石,此處不牢,傾折立見。」
2.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大臣。《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將軍為國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與皇家作石,不比兒曹輩。」
擎天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撐天的子。比喻能擔當天下重任的棟梁之才。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他是那擎天之,可為棟梁之材也。」《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見有擎天之,如何不用耶?」也稱為「擎天」、「擎天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