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書法之理寄託諷諫。《舊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柳公綽》:「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宋.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二:「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心正筆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也正。語出《舊唐書.卷一六五.柳公綽傳》:「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後人亦用以比喻內心公正則行事正直。
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真卿與柳公權的合稱。二人皆唐代有名的書法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至于字法上逼王鍾,下欺顏柳。」
十三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著名的小楷法帖。晉王獻之書洛神賦殘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飛」字止,共十三行,故稱為「十三行」。據元趙孟頫《松雪齋集》所載,墨跡有兩本:一為晉時用麻箋所書,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賈似道再得四行,最後為趙孟頫所得。一為唐人用硬黃紙所書,後有柳公權跋兩行,世稱為「柳跋十三行」。
元和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墨跡、筆跡。柳公權的書法稱為「元和腳」。宋.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一:「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明.陳耀文《天中記.卷三十八.書》:「柳公權在元和間書有名,故劉禹錫詩:『柳家新樣元和腳。』」
柳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所寫的字體,後世臨摹的人稱為「柳字」。
銀杯羽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杯,銀製的酒杯。羽化,道教指成仙為羽化。銀杯羽化,銀製的酒杯升天成仙。原指唐代柳公權勤學書法,疏於治生,器物多為主藏豎海鷗等所竊,所藏酒器杯盂盡失,訊諸海鷗,答以不測其亡,權乃以杯羽化仙剌之。典出《舊唐書.卷一六五.柳公綽傳》。後比喻事物消失湮滅。
玄祕塔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達法師玄祕塔碑銘。唐會昌元年在陝西省長安縣,為大達法師建塔,塔銘由裴休撰文,柳公權書寫,刻於碑上。其拓本成為後人摹擬柳體的重要臨本。
柳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所寫的字體,筆勢瘦勁有力,結構緊密,有別於顏體的舒和厚重。
柳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柳公權的書體特色。其風格骨力遒健,體勢勁媚,後世多以為範本。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這筆劃學柳骨顏筋的字體,這詞章效閨情宮怨的詩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