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36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柱和承瓦的木條。如:「老家屋簷的梁間,常有燕子在上面築巢並來往飛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王珣夢見有人給他一隻粗大如的筆,便認為將有大手筆的事發生。不久果然皇帝駕崩,因為王珣文筆極佳,所有的哀冊諡議,皆由王珣草擬。見《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後用以稱讚人文筆出眾。《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先生文學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煩筆賦『海市』,幸無吝珠玉。」
出頭兒先朽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愛出風頭的,最易招惹到麻煩。《金瓶梅》第八六回:「自古沒個不散的筵席,出頭兒先朽爛。」
隔屋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比喻自不量力。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長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攛。」也作「隔壁攛」。
片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根,一片瓦。比喻家境清寒。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苦也囉!苦也囉!可怎生燒的來剩不下些根片瓦。」也作「片瓦根」。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四.五異人傳》:「辦事吏部,為王府科史。吏部諸司極其燻灼,而王府科為冷局,門可羅雀。」
雪中送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這種明明是來救濟朋友,卻為朋友留餘地的做法,是值得尊敬的。另外一位宋代的詩人高登,寫了一首〈覓蠹〉詩,從詩的序和內容來看,是說因為天寒,高登家中無薪柴可取暖,所以去向友人要,卻發現友人也是窮到只好把家中的酒槽劈了來當柴燒,他只好回去找看有沒有被蟲柱壞的梁柱可用。原來盼望有人能雪中送炭,最後卻是貧困對貧困,自覺可笑又可憫。從這些故事來看,「雪中送炭」常用來比喻在別人急困的時候,伸以援手的意思。比宋代這些資料還要早的文獻,可以找到唐代德行禪師的《四字經》,裡頭就有「雪裡送炭」的說法。這句成語常和「錦上添花」一起用,也可一併參考。後來「雪中送炭」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人艱困危...
甚囂塵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王韜《淞隱漫錄.卷六.徐仲瑛》:「自此功名之心頓淡,顧以逆旅甚囂塵上,非養痾所宜,適相識之友有別墅在城南,精舍數,頗有泉石花木之勝,堪以養靜,遂移居焉。」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別人時,絲毫不留餘地,而揮霍起來卻像泥沙一般毫不珍惜呢?那撐梁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子,比紡織機上的女工還多;管絃樂聲,比鬧市中人們的話語還多。宮殿中一切的富麗堂皇,卻帶給人們無窮的災難和不幸,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而統治者也更加地驕橫了起來。等到戍守邊疆的兵卒們一起義,函谷關被攻陷,項羽一來,放了一把大火,可憐這富麗的阿房宮就這樣化為灰燼了。所以後來指東西讓一把大火給燒光了,就叫作「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彩畫裝飾的。如:「雕欄玉砌」、「雕梁畫棟」。宋.蘇軾〈超然臺記〉:「去雕牆之美,而庇采之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