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幸災樂禍
同病相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幸災樂禍
人格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有爭執,語言、行為不粗暴。5. 對異性之間衝突,能挺身而加以化解。6. 異性犯錯,不落井下石,幸災樂禍。7. 感恩之心能常存內心。8. 不因好奇而擅自翻動別人的物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人格教育、道德、師生關係英文關鍵字: character education、Moral、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參考資料: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250-251,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樂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惹人發笑的事。有幸災樂禍之意。如:「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早晚會有你的樂子!」
皮毛之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約失信而拒絕,仍然答應了他的要求。 不料過了一年,秦國也鬧飢荒,派人到晉國去求購糧食。晉惠公卻幸災樂禍,不答應秦國的要求。大夫慶鄭聯繫到以前的事,對晉惠公這種做法不滿,氣憤他說:“背棄秦國的恩惠,對秦國發生災害感到高興,這是不道德的;貪愛自己的東西,不肯救濟別人,從而激怒鄰國,這對晉國有什麼好處呢?”晉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說:“早先我們晉國不履行割讓五城給秦的諾言,是根本的問題,它導致我們與他們關係的決裂。如果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而只答應賣糧食給秦國,就好比只有毛而沒有皮。現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哪裡呢?既然事已如此,...
凡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庸的人。三國魏.曹植〈任城王誄〉:「凡夫愛命,違者徇名。」《西遊記》第一二回:「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
站乾岸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站在乾岸上,不會弄溼身子。比喻袖手旁觀,幸災樂禍。《紅樓夢》第一六回:「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說槐的抱怨。坐山觀虎鬥,借劍殺人,引風吹火,站乾岸兒,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武藝。」
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遊逸安樂。《左傳.莊公二十年》:「寡人聞之,哀樂失時,殃咎必至,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謞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災樂禍、助紂為虐。《爾雅.釋訓》:「謔謔謞謞,崇讒慝也。」宋.邢昺.疏:「言樂禍助虐增譖惡也。」
誅一警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罰或殺掉一人以警戒眾人。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其間凶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