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3.14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馬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十分快速或急迫。《野叟曝言》第五六回:「這是立馬造的事,賣田如何來得及呢?」也作「立馬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架於城壕上,可隨時起落的輕便。《水滸傳》第五八回:「知府只聽得呼延灼說了,便叫軍士開了城門,放下吊。」也作「弔」。
2.以大鋼索為主體,用許多鐵條把面吊在鋼索上的梁。
孕婦走獨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挺而走險。如:「如今被情勢逼得只好像孕婦走獨木──挺而走險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浙江省杭縣東北,有滬杭甬鐵路經過。盛產絲繭、藥材等。抗戰期間,我空軍英雄曾在此創下輝煌戰果,因而馳名。
逢山開路,遇水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遇到什麼問題就去解決什麼問題。《水滸傳》第一○七回:「再說盧俊義這支兵馬,望西京進發,逢山開路,遇水填。」
頭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事上指攻擊部隊的先頭部隊,在河川或隘路的彼岸所設之陣地,可用以掩護主力的渡河或進出隘路,或用為爾後作戰的基地者。
2.泛指進攻時的據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橫跨道路的懸空梁。目的在分離人車的交通空間,確保人車的交通安全與流暢。也稱為「人行天」。
2.科學家認為以往各大陸有狹長的地峽相連,稱為「陸」,使生物能在各大陸互相走動,動植物得以擴大分布至新的地區。陸的說法,後來被板塊學說推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軍隊攻城用的形木架。《宋史.卷三七七.陳規傳》:「李橫圍城,造天,填濠,鼓譟臨城。」
2.為便於行人或車輛穿越鐵道或馬路所架的梁。
3.一種體育運動器材。高而窄,形狀略似獨木,兩端有梯子。
4.星名。《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亦曰梁,為天,主禦風雨水道。」
獨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用一根木頭所搭成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木板架設的。《水滸傳》第五回:「又趕了三二十里田地,過了一條板,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老殘遊記》第八回:「惟有中間一線河身,土人架了一個板,不過數丈長的光景。」
2.地名。隸屬新北市板區,位於臺北市西南、淡水河東岸,縱貫鐵路經此,為市政府所在地。境內有林家花園,為著名的園林古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