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55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完形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所謂的覺察包括了頓悟、接受自己、對環境的了解、為自己負責,以及能與他人有接觸的能力。這些覺察是以此時此刻的經驗為基礎,但經驗是不斷變動的,因此個案並非被動地等待諮商師給他們答案,而是要重新以自己的眼光、感覺去看待世界。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焦點解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不斷在發展中。SFBC主要是以「可以做什麼讓問題不再繼續?」取代「問題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以探究此時此刻可以做些什麼來取代探討過去的原因。在諮商的過程中,SFBC認為個案和諮商員是處於合作的互動關係,它們強調人們的正向力量,強調人們成功的經驗,也強調人的可能性。因此,它們看重小的改變,當小改變發生,所處的整個環境、系統就開始改變了,只要持續有小改變,就會累積成大改變。在這個學派的基本精神中,強調個案是具有功能的個體,個案是自己問題的專家,諮商原只是去「引發」個案運用自己的能力及經驗來改變,而不是「製造」改變。 參考資...
一虎難敵眾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弱者只要團結,便能制服強敵。如:「我們應當知道一虎難敵眾犬,此時此刻團結就是力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