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51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孜孜矻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勞努力不懈怠。唐.韓愈〈爭臣論〉:「孜孜矻矻,死而後已。」宋.王安石〈雨霖鈴.孜孜矻矻〉詞:「孜孜矻矻,向無明裡,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
困獸猶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圍困的野獸尚且作最後的掙扎。比喻人在絕境中仍奮力抵抗,不肯降服。《左傳.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今我追國,是迫歸眾,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蠆有毒,況大眾乎!」
重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蕩寇志》第二二回:「宋江避難水滸,罪應萬死。昨奉天子明詔,赦罪招安,宋江等正如撥開雲霧,重見天日,感激無際,誓願竭功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兼任益州牧。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與魏斷絕關係。  當時,南中諸郡在劉備東伐之時,受東吳策動而叛亂,嚴重威脅蜀漢後庭。諸葛亮執政後,與東吳恢復...
道遠任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任重道遠」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泰伯》曾子曰:「士1>不可以不弘毅2>,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注解〕 (1) 士:讀書人。 (2) 弘毅:心志寬廣堅忍。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而盡,直而不肆。《後出師表》作於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在文中表示為了國家,決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刻地表現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心耿耿。其中有“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經常為後人引用。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用安子順之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有學者認為《後出師表》並非出自諸葛亮之手。陳壽修《三國志》時未收錄《後表》。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用《漢晉春秋》的說法,《後出師表》並沒有收錄《諸葛亮文集》之中,而是出於東吳張儼的默記,這顯然不合常理...
死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盡死力互助的同黨。比喻情誼深厚的朋友。如:「他們倆是同進退的死黨。」《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故光祿大夫陳咸與立交通厚善,相與為腹心,有背公死黨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後已。」
一息尚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有一點氣息存在,表示已到生命的最後階段或還活在世上。《論語.泰伯》:「死而後已」句下宋.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一息尚存,且得重返故鄉。」
矻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為勞苦或勤勉不息的樣子。《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唐.韓愈〈爭臣論〉:「孜孜矻矻,死而後已。」
一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呼一吸,一口氣息。《論語.泰伯》:「死而後已。」宋.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