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2.89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待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相敬如賓」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1>使,過冀,見冀缺耨2>,其妻饁3>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對曰:「舜之罪也鯀,其舉也興禹。管敬仲,桓之賊也,實相以濟。〈康誥〉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文公以為下軍大夫。 〔注解〕 (1) 臼季:即胥臣,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食邑於臼,字季,又稱司空季子。為文公時大夫,任司空,從重耳(文公)出亡。嘗出使過冀,見...
誅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斃、殺戮
三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三尺劍的簡稱。參見「三尺劍」條。《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明.汪錂《春蕪記》第六齣:「俺將此劍贈了你,你早提三尺蚩尤,莫教鬼哭與神愁。」
打龍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內容敘述包拯識出流落在外的李后;回京後,借元宵節,請仁宗觀燈於午門,並刻意演出雷張繼保的燈戲。仁宗問包拯,包拯答帝亦不孝,仁宗怒,以為謗己,欲斬之。宰相王延齡為包拯求免,請老太監陳琳說破當年狸貓換太子事。仁宗悟,立赦包拯,並親迎李后還朝,請罪。李后命包拯行罰,包拯乃脫仁宗龍袍,打袍以代。
相遇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相敬如賓」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1>使,過冀,見冀缺耨2>,其妻饁3>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對曰:「舜之罪也鯀,其舉也興禹。管敬仲,桓之賊也,實相以濟。〈康誥〉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文公以為下軍大夫。 〔注解〕 (1) 臼季:即胥臣,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食邑於臼,字季,又稱司空季子。為文公時大夫,任司空,從重耳(文公)出亡。嘗出使過冀,見...
輕賢慢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怠慢賢人才士。《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眾共之!」
竄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逐。唐.李白〈贈別鄭判官〉詩:「竄逐勿復哀,慚君問寒灰。」《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將三苗竄逐於三危田地,將鯀誅於羽山田地。」
稱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兵作亂。《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之。」
羽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舜鯀之處。有二說:(1)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北。(2)在山東省煙臺市轄蓬萊市。
引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殺。《舊唐書.卷八八.韋思謙傳》:「或受誅夷,或遭竄,並甘心引分,赴之如歸。」《資治通鑑.卷一四.漢紀六.文帝前十年》:「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