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54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匡超人走到跟前,叫一聲『爹!兒子回來了!』上前磕了頭。」(2)對年長者的尊稱。如:「請問老爹尊姓大名?」(3)祖父的俗稱。如:「阿爹聽到小孫子的哭泣聲,趕忙過去抱起他。」(4)僕人、妻妾對男主人,或平民百姓對官吏的尊稱。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比及爹有這個心,小人打聽在肚裡了。」《金瓶梅》第六九回:「話說文嫂兒到家,平安說:『爹在對門房子裡。進去稟報。』西門慶正在書房中,和溫秀坐的,見玳安,隨即出來小客位內坐下。」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土崩瓦解」條。 01.《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傅嘏》裴松之注引司馬彪《戰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三十而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歲始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耆卿,比及你在花街裡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可不道三十而立!」
敉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定。《花月痕》第一一回:「比及敉平,田舍為墟,藏書掃蕩個乾淨。」《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八》:「今藏事敉平,乃抽撥營兵,移防江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給、分派。《集韻.去聲.笑韻》:「俵,分與也。」宋.蘇軾〈奏浙西災傷第一狀〉:「巡門俵米,攔街散粥,終不能救。」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倘秀才〉曲:「比及燒昏鈔先行擺布,散夫錢僻靜處俵與。」
潑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灑水。如:「掃地前,他先潑水,以免灰塵飛揚。」宋.蘇軾〈雪後書北臺壁〉詩二首之一:「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三國演義》第五九回:「風起之後,驅兵士運土潑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
搖旗鼓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舞動旗幟,擊鼓吶喊以助聲威。《三國演義》第七四回:「比及平明,關公及眾將皆搖旗鼓譟,乘大船而來。」
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顯露、出現。《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比及大郎疑心了,便覺滿生飲酒之間,沒心沒想,言語參差,好些破綻出來。」
臥病在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病躺臥在床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小女慶娘臥病在床,經今一載。茶飯不進,轉動要人扶靠。」《儒林外史》第四○回:「比及到家,他父親已臥病在床,不能起來。」
插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雙手交叉於胸前拱手行禮。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比及見這四方豪士頻插手,我爭如學五柳的先生懶折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