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爾卡舞曲(polk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柘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唐、宋時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應,節奏多變,多以鼓伴奏。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聲,舞柘枝。」清.毛奇齡〈南柯子.驛館吹蘆葉〉詞:「驛館吹蘆葉,都亭舞柘枝。」
鍋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藏族民族舞蹈。是在農暇或節慶時,男女圍成圓圈,邊唱邊跳的舞蹈。
西班牙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舞者以響板、小手鼓、吉他等樂器伴奏,音樂節奏明快,舞步動作強勁,易使觀眾精神振奮。有輕快的三步舞及西班牙吉普賽舞等。
佛來明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源於西班牙南部的吉普賽舞蹈及音樂。為英語Flamenco的音譯。十五世紀中吉普賽人移民西班牙,十六世紀將其獨特的舞蹈與西班牙南部民族舞蹈融合,而形成佛來明哥,十九世紀才受到認可,並確立舞蹈與曲調的基本形態,今日已成為西班牙音樂的代名詞。
草裙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為夏威夷的民族舞。參見「呼拉舞」條。
馬厝卡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蘭的民族舞曲。蕭邦利用民族性的調式創作而成,為三拍子的中速舞曲,通常重音在第三拍。後來俄國的柴可夫斯基也用這種技巧創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