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撮口吹出聲音、或發出高昂悠長的聲響。《詩經.召南.江有》:「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唐.王維〈竹里館〉詩:「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心血來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倒身下拜:「弟子哪吒有,不知師父喚弟子有何使有?」真人曰:「黃飛虎父子有難,你下山救他一番;送出水關,你可速回,不得有誤。──久後你與他俱是一殿之臣。」哪吒原是好動的,心中大悅,慌忙收拾,打點下山;腳登風火二輪,提火尖鎗,離了乾元山,望穿雲關來。 〔注解〕 (1) 元神:道家稱人的靈魂為「元神」。 (2) 看官:傳統戲曲、說書人或話本和章回小說中,對觀眾與讀者的稱呼。 (3) 嗔痴:發怒和執迷。嗔,音ㄔㄣ。
勢均力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晉.袁宏《後漢紀》卷二七:「且傕小豎,樊稠庸兒,無他遠略,又勢均力敵,內難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圖也。」
易如反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北史.卷三八.裴佗傳》:「以國家威德,將士驍雄,汎蒙而揚旌,越崑崙而躍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何必遷延日月。」也作「易如翻掌」、「易於反掌」。
大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重的戰敗。《三國演義》第一○回:「李傕、郭令張濟引軍趕馬騰,樊稠引軍趕韓遂,西涼軍大敗。」
東道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1>、晉2>圍鄭3>,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4>。越國以鄙遠5>,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6>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7>鄭以為東道主8>,行李9>之往來,共10>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
偶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碰巧,不期然而然。《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至夜席散,醉而歸,偶然腹痛。」《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陳大郎也只道是偶然的說話,那裡認真。」
漫山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數目眾多,到處都是。《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於是李傕在左,郭在右,漫山遍野擁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先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時率先迎敵的人或部隊。《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吐蕃凡有戰攻的事,必驅使沙陀軍向前,做著先鋒。」《三國演義》第五回:「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水關挑戰。」
鍾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鍾繇,字元常,(151年-230年)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大臣,鍾皓曾孫,鍾毓、鍾會之父。 簡介30歲時獲推舉為孝廉,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時任廷尉正、黃門侍郎,董卓部將李傕、郭攻破長安,挾持獻帝之後勸李、郭接受曹操上書,維持漢室和曹操的關係。興平二年(195年)與尚書郎韓斌策劃獻帝脫逃,因功拜禦史中丞,受荀彧舉薦,遷侍中、尚書僕射,封為東武亭侯。建安二年(197年),馬騰、韓遂相爭,曹操因伐呂布無暇分身,上書奏請侍中鍾繇守司隸校尉。鍾繇到長安之後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