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63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條紋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8-2.5m;出生時約1m。體重雄性160kg,雌性150kg。出生體重為10kg。 吻短突出,額隆明顯,體型壯碩 眼前至胸鰭有細長深藍色帶。耳到胸鰭與耳到腹部另有兩條藍色帶, 背部、背鰭、及額隆為深藍色,其餘體側為淡藍色,腹部白色或淡粉紅色,背鰭呈鐮刀狀, 食物包括遠洋魚類與烏賊。
新鼠海豚(露脊鼠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Cuvier, 1829)
neo在希臘文中意即「新」,phokaina源自希臘,Phocaena來自拉丁文,兩者都是 「小型海豚(porpo~ise)」之意,eides為希臘文「相似」之意。
出生時體長55~80公分,成體約1.9公尺長,雄體稍大。無背鰭,背頂微現窄脊,脊上有許多小瘤,體型較其他原海豚修長,和小型白鯨外型有些相似。圓頭無鼻,頭可自由轉動,身體為淺藍灰色,腹部顏色較淺,喉及肛門附近為白色,死後身體變黑。上下頜齒各有13~22個。尾鰭中間有凹刻。
僅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近海水域,在淡水與海水皆有。
其食物包括小烏賊、蝦、小魚,其為內含物中亦發現米等穀物及葉片。本種行動不活躍,不會船首乘浪,甚至懼船。出現時常為單隻、成對或一群小於 12隻。在日本海域者,每群約50隻,由數個5~10隻的小群構成,其生殖高峯在10月左右。在中國大陸長江的群體約2~12隻成群,其生殖高峯在2~4月,母豚會將仔豚置於背上附著游泳,其壽命估計達25年。在南亞洲曾在紅樹林區域發現其蹤跡。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鯨目(Order Cetacea)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海豚科(Family Phocoenidae),Porpoise
太平洋駝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豚的分類眾說紛云,可能有五種之多,目前只分為兩種:印太洋駝海豚與大西洋駝海豚。而印太洋駝海豚已確定有兩個不同的族群:分布在印尼蘇門答臘西部的族群,具有明顯的背部隆脊;而東部的族群則只長有較明顯的背鰭,背部並無隆起。別名:中華白海豚、斑海豚
熱帶點斑原海豚(熱帶斑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nella attenuata (Gray, 1846)
出生時體長85公分,成體雌豚2.4公尺,雄豚6~2.6公尺,雄性較雌性稍大;吻細長,唇及吻端白色,背鰭窄,鐮刀形,頂端尖。出生時沒有斑點,體色均勻,然後是上深下淺的體表,漸漸出現暗色小斑點;成熟後,身上密佈斑點,甚至融成斑塊狀,但是胸鰭和尾鰭上沒有斑點。上下頜每側各有34~48顆尖而細小的牙齒。
本種分布廣,在熱帶、亞熱帶海域,沿岸及大洋均見其蹤跡。在台灣全島海域皆常見。
一年中並無特定生殖季,哺育期約1年。食物以頭足類、鯖、鯷為主;天敵包括虎鯨和鯊。海上行為非常活躍,游泳快速有活力,性喜躍身擊浪,全身露出海面,在水面上造成大片水花,但鮮少側空翻。社會行為複雜,個體之間能互相辨認並合作;近岸群50至數百隻成群,離岸群數百隻至數千隻以上成群;在熱帶太平洋曾見本種與飛旋海豚混游。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鯨目(Order Cetacea)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海豚科(Family Delphinidae)
新鼠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是體型極小的鯨豚類(中國大陸則通稱「江豚」)。除了棲居在中國長江的族群因習慣繁忙的舟楫交通外,通常非常害羞,難以接近。能生存在水位非常淺的潮汐區;卻未曾在距陸地遙遠的海中見過。是其分布區內唯一的鼠海豚,也是唯一具有額隆的鼠海豚。別名:露脊鼠海豚(舊稱)、黑鼠海豚、江豚、黑露脊鼠海豚、江豬。
熱帶點斑原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海豚的大小、體型與體色差異極多,目前已鑑別出兩種:一種生活在沿岸,另一種棲居在外海。沿岸型通常體型較大、較厚實,身上斑點也較多。雖然大部分族群跟本沒有斑點,但其大多數的成年海豚還是可以利用斑點來鑑別。熱帶點斑原海豚雖然可能是最普通的鯨豚類,但自1960年代起,被捕捉黃鰭鮪魚的漁網纏住的意外事件,已經使得東太平洋熱帶海域的族群數目遽降65%。別名:熱帶斑海豚(舊稱)、斑海豚、白斑海豚、韁繩海豚、斑點仔海豚、斑點小海豚、細喙海豚
中華白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2-2.8;出生時約1m。體重最重150-230kg。 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深灰色,年輕的呈現淺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白色或粉紅色。 額隆明顯,背鰭高大。亞洲地區的亞種背鰭基部隆起程度不若澳洲與南非亞種明顯, 據香港學者研究發現其胃部的食物,主要為石首魚科、帶魚科、鯷科及鯡科等魚類。
瑞氏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2.6-3.8m;出生時1.3-1.7m。體重資料稀少,曾有400kg的紀錄。 無嘴緣突出,額隆自側面看為方形,正面看時其中央有一縱溝;其身體前半部十分粗壯背鰭比例大而高聳, 稍呈鐮刀型;胸鰭長而成鐮刀狀,成年個體因為同類互相啃咬以及捕食烏賊時留下的傷痕, 使得海豚背部及側面因傷疤過多而看起來成白色。 主食為魷魚,也吃章魚五其他頭足類;覓食時間多為晚上,應是配合其食物在晚間會移動到較接近海面的水層,以方面捕食。
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座名。北天星座之一。位於天鵝座南方,天鷹座東北方,飛馬座西方。區域雖小,但很顯著。
南方瓶鼻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常於溫帶至熱帶沿岸活動,近海及大洋水域的活動範圍,通常不超過南北緯45度,以澳洲海域、印度洋、南中國海較常見;臺灣沿海亦常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