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熱帶斑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7-2.4m;出生時0.8-0.9m。體重雄性120kg,雌性與出生時資料不詳。 體型纖細,嘴喙細長,背鰭比例不大,形狀呈鐮刀形;出生時無斑點,隨年紀的增加,身體上的斑點會跟著增加, 不過增加的程度也會隨各地區族群而有不同,背部深色區域的斑點為白色或淺灰色,而腹部淺色區的斑點則為深灰色。 食物種類繁多,至少有18科的魚,8科的頭足類,以及蝦類,這些食物多出現於水面附近;食性很接近黃鰭鮪魚。
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游泳姿勢。由蝶泳衍生,游時兩臂動作與蝶泳相似,兩腿同時上下打水,因形與海豚游水的姿態相仿而得名。
粗齒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海上極易鑑別出來,但因罕見而所知甚少。死亡的糙齒海豚可利用牙齒上垂直的細紋來鑑別,不過這些細紋也經常難以看出。族群間可能有些體型差異,尤以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之間的族群更為明顯。別名:皺齒海豚(舊稱)、斜頭海豚
印太瓶鼻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9-3.9m;出生時0.85-1.3m。體重最重650kg,出生時30kg。 身體粗壯,嘴喙短,背部全黑,腹部全白,側面為深灰至淡灰,背鰭高而呈鐮刀狀 食物為各式各樣的魚與烏賊,特別喜愛烏魚、鯖魚、與鰹魚類食物。
港灣鼠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港灣鼠海豚很難觀察;露出海面的部份極少,所以目擊大多是驚鴻一瞥。有時可聽見其發出打噴嚏般的喘息聲,利於搜尋其蹤跡。覓食或快速游行時,整個身體很快就離開水面,所以幾乎難以看清整個過程。而海面上僅能見到一小部分的背,相對的背鰭就顯得較大。別名:真鼠海豚、胖豬海豚
長吻真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7-2.4m;出生時0.8-0.9m。體重135kg。 身體粗壯,背部全黑,腹部全白,側面有沙漏狀色塊,顏色能為淡灰色、黃色、或金色。 已知食物包括沙丁魚、鯷魚、秋刀魚、鰹魚等。
糙齒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2.1-2.6m;出生時約1m。體重約160kg。 嘴喙尖端至鼻孔的額隆線條平順,不似其他海豚有突出額隆,此為重要特色。 胸鰭比例大且位置較後側。背鰭較大,背部有鞍狀黑色區域,腹部全白,側面為深灰色, 某些個體身上會有白色大班塊。 食物包括魚與烏賊,可潛至約70m深捕食,潛水約15分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豬。亦泛指豬。如:「豚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鄰陸地,比洋小的水域。如:「黃海」、「南海」、「地中海」。
內陸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裡海」。
比喻數量龐大的事物。如:「花海」、「火海」、「人山人海」。
大的。如:「海量」、「誇下海口」。
領域。如:「苦海無邊」、「學海無涯」。
與海洋有關的。如:「海員」、「海事」、「海軍」。
海報:貼在街頭或公共場所,上有圖畫和文字,具有宣傳、廣告作用的大型紙張。如:「此處不可張貼海報。」
海關:設在機場、港口,對進出口貨品、行李進行檢查並徵收關稅的機關。如:「他是海關的檢查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壓和減少水中行進的阻力不斷的發展和進化。有些魚其實看起像魚,生活習性也像魚,但其實不是魚,像是鯨、海豚、海豹等,這些都是屬於哺乳動物。(註2) 側線是最好的感覺器官魚的兩側,兩邊都有從鰓延伸到尾鰭的一條細線條,這就是所謂的側線,側線就很像人類的耳朵一樣,當獵物或敵人活動時,能夠透過水的波動讓側線快速地感覺到。所以可以掌握比視線還要遠的地方。側線上都有小小的孔,每一個孔上都長有細毛,只要稍微有震動,這些細毛就會朝某方向倒下,因而感覺到水波的變化。(註1) 鱗片魚的鱗片有很多種類型,多數的硬骨魚的鱗片都是骨鱗,部分重疊,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