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1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日可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日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指日」,為指算日期的意思。一件事情可以指出日期,等待其來臨,表示這件事情的完成,已經為期不遠。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水先生」。司馬光認為,朝廷應該廣開言路,讓上位者能夠得知下位者的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
司馬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鑑》、《稽古錄》、《水紀聞》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奔騰泛濫。通「溢」。漢.王充《論衡.效力》:「如岸狹地仰,溝洫決泆,散在丘墟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水注》:「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
行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總管、領班。宋.司馬光《水記聞》卷一:「太祖常罷朝,坐便殿,不樂者久之,內侍行首王繼恩請其故。」
大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約計的整數。宋.司馬光《水記聞》卷六:「陳恕為三司使,上命其以中外錢糧大數以聞。」
足履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樵問答》、《伊川擊壤集》等。 (2) 君實: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鑑》、《稽古錄》、《水紀聞》等。
激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沖激而濺開。《淮南子.墬形》:「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水注》:「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輕津無緩,故詩人以為激揚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
懸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勢險峻。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水注》:「路出北巘,勢多懸絕,來去者咸援蘿騰崟,尋葛降深。」
絳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山西省南部,水北岸,新絳縣東南。漢為聞喜縣,後魏設置南絳縣,西魏時改為絳縣,唐移縣於今所在。清屬絳州直隸州,民國後直屬於山西省。農產以小麥、棉花為主。
指日而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日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指日」,為指算日期的意思。一件事情可以指出日期,等待其來臨,表示這件事情的完成,已經為期不遠。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水先生」。司馬光認為,朝廷應該廣開言路,讓上位者能夠得知下位者的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