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激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沖激而濺開。《淮南子.墬形》:「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注》:「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輕津無緩,故詩人以為激揚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
2.激勵宣揚。《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
3.有所感動而發憤。《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張山拊傳》:「孝宣皇帝愍冊厚賜,贊命之臣靡不激揚。」《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洪辭氣慷慨,聞其言者,無不激揚。」
4.激昂高亢。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五:「忽然大叫,言:『人縛軍師!人縛軍師!』聲甚激揚。」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辭氣激揚,面有矜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張、抬高。如:「揚帆」、「揚手」、「揚眉吐氣」。
顯露。如:「發揚」、「宣揚」、「張揚」、「隱惡揚善」、「揚名國際」。
稱讚。如:「讚揚」、「表揚」。
飄動。如:「飛揚」、「飄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勢受到阻礙而飛濺起來。如:「海浪激拍海岸」、「激起陣陣浪花」。
使感情衝動。如:「激發」、「激將」、「激怒」、「刺激」。
急劇而強烈的。如:「激賞」、「激動」、「激戰」、「激增」、「偏激」。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非常振奮人心。語本《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恐,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後來指大體上尚能令人勉強滿意。《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起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此舉雖然是句空話,差強人意!」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射之的2>,咸指東林3>。甘陵之部,洛、蜀之爭,不烈於是矣。憲成諸人,清節姱修,為士林標準。雖未嘗激揚標榜,列『君宗』、『顧』、『俊』之目,而負物望者引以為重,獵時譽者資以梯榮,附麗游揚,薰蕕猥雜,豈講學初心實然哉。語曰『為善無近名』,士君子亦可以知所處矣。」 〔注解〕 (1) 尤:怨恨、責怪。 (2) 的:音ㄉ|ˋ,箭靶的中心。 (3) 東林:指在東林書院講學顧憲成等人。東林書院,宋楊時建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修,並在其中講學。顧憲成(西元1550∼1612),字叔時,明常州府無錫人,人稱涇陽先生。
慷慨激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氣高昂,情緒激揚。唐.柳宗元〈上權德輿補闕温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也作「慷慨激烈」、「激昂慷慨」。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 (4) 分爭:分異爭奪。
激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聲音激揚高亢。漢.班固〈西都賦〉:「鼓吹震,聲激越。」唐.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遊讌南池序〉:「羽觴飛翔,匏竹激越。」
激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激揚奮發。《聊齋志異.卷一一.段氏》:「觀其慷慨激發,吁!亦傑矣哉!」也作「激奮」。
如切如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將骨角磨製成器物那樣。比喻互相研討、彼此砥礪。《詩經.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賦〉:「如切如磋,自契激揚之義;同心同德,孰分清濁之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