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2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主義的基本主張是:人類可以透過思考的努力與智慧的運用,來解決自身的問題,並改善自己和社會群體的命運。有些世主義的支持者更進一步主張,人類生活的逐步改進是項「事實」,甚至是進化的法則。
  英文的「世主義 」一詞(meliorism)(或可譯為「社會改革論」)原為英國十九世紀女性小說家艾略歐特(George Eliot, 1819~1878)所創,艾略特用這個詞來說明在樂觀主義(optimism)和悲觀主義(pessimism)兩種對人類前途有極端不同看法之間,尚有世主義的看法。這個詞本是在艾略歐特與人交談時所創,後來經哲學家薩里(James Sully, 1842~19...
人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良賢能而正直的人。《詩經.曹風.鳲鳩》:「人君子,其儀一兮。」漢.崔瑗〈河間相張平子碑〉:「仁愛篤密,與世無傷,可謂人君子者矣。」
教流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哀悼師母或女老師的輓聯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良公正。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將軍向寵,性行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善。《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矣。」三國魏.嵇康〈幽憤詩〉:「咨予不,嬰累多虞。」
2.不幸,弔喪慰問之詞。《禮記.雜記上》:「寡君使某,如何不。」《逸周書.卷五.度邑解》:「王乃升汾之阜以望商邑,永歎曰:『嗚呼!不兌天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原名石玉秀。臺灣第一代的舞蹈家、舞蹈教育家,舞蹈編創家。1925年10月30日生於南投集集。因受母親工作的影響,自幼即接觸本土的音樂和舞蹈。六歲時在母親任教的集集國小晚會上,首次登台表演,頗得讚譽。自此,學校的大會舞皆由她擔任示範或領舞者,也因此奠定李芬在舞蹈教育上的興趣。1940年於草屯中學畢業後,旋赴日本東京,入篠原塾學習日本古典舞與東方舞蹈,又入東京見谷八重子之舞蹈學校習古典芭蕾。1943年返台後,曾在草屯國小任教,1944年嫁至臺北李家,婚後隨夫姓,改名李芬。1945-1954年李芬活躍於臺灣的教育界,自大專院校至國民小學(省立師範學院即今國立師範大學、虎尾高中、靜修女中、...
《舞影蹁躚六十年》、《為中國文化而跳的臺灣舞蹈家 ── 李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良恭慎。《詩經.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慎其身。」南朝梁.沈約〈奏彈祕書郎蕭遙昌〉:「慎之跡未彰,違惰之容已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德的君子。《詩經.曹風.鳲鳩》:「人君子,其儀一兮。」
2.閑雅貞靜的女子。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四.江廟泥神記》:「有人兮邦之媛,珮明月兮紐蘭荃。」
3.清室皇宮后妃中,三品命婦的封號。《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秩官既分九品,命婦亦有七階。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秀的德行。《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昔齊太公以德累世,為周氏太師,蓋予之所監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