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爽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朗通達的樣子。《抱朴子.外篇.勖學》:「天然爽朗而不可謂之君子者,不識大倫之臧否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
2.形容天氣清朗明麗,令人舒暢。唐.黃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翼日,巖谷爽朗,煙霞飛動。」
濯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朗、清新。唐.喬知之〈折楊柳〉詩:「可憐濯濯春楊柳,攀折將來就纖手。」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題畫文殊普賢〉詩:「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
明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明亮、清朗
清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術》:「夫人主之聽治也,清明而不闇,虛心而弱志。」
明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亮、光線充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天色晚了,每船兩盞明角燈,一來一往,映著河裡,上下明亮。」
2.發亮。《儒林外史》第三回:「舞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眼睛明亮,不瘋了。」
3.明白清楚。如:「聽過老師這番解說,心裡明亮多了,也就沒有什麼疑問。」
4.清晰響亮。如:「她的聲音明亮如山泉。」
晴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氣清朗無雲,陽光普照沒有雲霧。《抱朴子.外篇.廣譬》:「故翠蓋不設於晴朗,朱輪不施於涉川。」唐.吳筠〈秋日望倚帝山〉詩:「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陰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開朗、明朗、清朗
桐城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古文運動中的正宗流派。為方苞所開創,繼有劉大櫆、姚鼐等加以闡發。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為「桐城派」。主張古文應嚴整簡潔,並須學習《左傳》、《史記》、《先秦》、《兩漢的散文》,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考據、辭章並重,要求語言雅潔,筆法清朗,作品以典雅、凝鍊見稱。
天朗氣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色清朗,氣候溫和。[例]今天天朗氣清,是個踏青的好日子。
嘻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歡笑。《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試問他來歷備細,那小孩子應答如流,語言清朗,……不怕面生,就像自家屋裡一般嘻笑自若。」《紅樓夢》第五六回:「那邊有幾個女孩兒做針線的,也有嘻笑頑耍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