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善於說話,拙於言辭。《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東昏侯》:「故委任群小,誅諸宰臣,無不如意。性訥少言,不與朝士接。」《隋書.卷七六.文學列傳.祖君彥》:「容貌短小,言辭訥,有才學。」
囊空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阮囊羞」。見「阮囊羞」條。01.清.黃景仁〈典衣行〉:「征裘溼盡不復煖,兩腳如絲那能斷?囊空羞對客燈,老僕助我發長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不順暢。《晉書.卷六七.郗鑒傳》:「僶俛秋冬,船道滯。」
2.言語鈍塞,思路遲緩或表情痴呆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覷了他滯氣色,聽了他微弱聲息。」《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眼見得禮貌粗疏,語言滯。」
囊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阮囊羞」。見「阮囊羞」條。01.宋.陳藻〈題清暉樓〉詩:「欲醉囊羞,愁看度兩年。」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動遲鈍,舉步維艱。唐.白居易〈夢上山〉詩:「晝行雖蹇,夜步頗安逸。」
2.文筆不流暢或言語遲滯。唐.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然視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於蹇,方可致才,亦為體之不備也。」《聊齋志異.卷二.珠兒》:「然性絕痴,五六歲尚不辨菽麥,言語蹇。」
客囊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途中缺乏旅費。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只是一件,客囊羞,恐難備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猶豫退縮,不爽快。如:「若想成大功、立大業,就須改正遲疑怠忽,縮不前的毛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凝滯、不通暢。唐.白居易〈琵琶行〉:「水泉冷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唐.陸龜蒙〈上淸〉詩:「新篁冷曲未盡,細拂雲枝棲鳳驚。」
空囊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阮囊羞」。見「阮囊羞」條。01.明.歸莊〈贈醫者黃岐彬〉詩:「報德不惜擲千金,空囊羞愁莫措。」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睛半睜半閉,眼光黏滯。《紅樓夢》第八回:「不知寶玉口內還說些什麼,只覺口齒綿纏,眼眉愈加餳,忙伏持他睡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