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7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掃除障蔽,領悟了解。《景德傳燈錄.卷一四.州龍潭崇信禪師》:「悟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師當下開解。」
稊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稗生於水田溼地,莖粗大,高約一、二公尺,苗葉似穇子,細長而漸尖,邊緣有細鋸齒。初秋開花,殼上有芒,為綠色或紫色。子如黍粒大小,茶褐色。可磨做麵食,或為家畜飼料。稊類似稗,穗像粟,生於荒地。《景德傳燈錄.卷一六.州樂普山元安禪師》:「肌骨異芻蕘,稊稗終難映。」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三.穀部.稗》:「五穀不熟,不如稊稗。稊苗似稗,而穗如粟,有紫毛,即烏禾也。」
晁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晁補之(1053-1110)北宋詞人。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少即能文,為蘇軾所贊賞。神宗元豐二年(1079)舉進士,任州司戶參軍、北京國子監教授。哲宗元佑初,任太學正,後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召還為著作佐郎。紹聖間,被新黨排擠出知齊州,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處、信二州酒稅。徽宗即位(1101),召回為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子編修。崇寧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黨”309人之內,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貶主管鴻慶宮。回到老家築“歸來園”以居。徽...
發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開端。《文選.張衡.南都賦》:「滍、、濼、濜,發源巖穴。」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至於後漢紀傳,發源東觀。」
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威武出眾的氣概。《文選.宋玉.風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醒,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雄風吞七澤,異產控三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霞、彩霞。《玉篇.赤部》:「赮,東方赤色也,亦霞。」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金爐仄流月,紫殿啟晨赮。」
頭上安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重複。《景德傳燈錄.卷一六.州樂普山元安禪師》:「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這個是,即頭上安頭;若道這個不是,即斬頭求活。」
萬千氣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勝狀:美好的景致。 (3)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納湘、資、沅、四水,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與長江相通,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夏季洪水期間湖面較大,冬季則湖面縮小,具有調節長江水量的作用。 (4) 銜:連接、相連。 (5) 吞:包含、容納。 (6) 浩浩湯湯:水勢盛大壯闊的樣子。湯,音ㄕㄤ。 (7) 際涯:邊際。 (8) 暉:日光。
并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占別國領土或他人的財物、土地。《文選.郭璞.江賦》:「摠括漢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汲引沮漳。」《文選.揚雄.劇秦美新》:「至政破縱擅衡,并吞六國,遂稱乎始皇。」也作「併吞」。
洞庭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納湘、資、沅、四水,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與長江相通,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夏季洪水期間湖面較大,冬季則湖面縮小,具有調節長江水量的作用。為淡水養殖漁業的重要地區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