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氣穩定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氣穩定度 (atmosphere stability) 定義大氣層之氣塊,經移置後,有回復原位之傾向是為「穩定」;若有遠離原位之趨勢,是為「不穩定」;若該氣塊既不回復原位,亦不繼續遠離,則為「中性穩定」。大氣層之穩定度,與溫度及水汽含量之變化,有極密切之關係。略述如下:空氣未達飽和,不論其相對濕度如何,適用下列原則,以決定其穩定度:某氣層內之溫度直減率,小於乾絕熱直減率,此氣層為「穩定」。某氣層內之溫度直減率等於乾絕熱直減率,此氣層為「中性穩定」。某氣層內之溫度直減率,大於乾絕熱直減率,此氣層為「不穩定」。空氣如屬飽和...
台灣山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一般為著生或岩生之植物,其性傾向高溫多濕之環境,適溫約為20~30度左右,耐陰,偏好具有蔭蔽且空氣濕度較高之空間,原產於非洲至波里尼西亞一帶、澳洲、亞洲熱帶區及東南亞地區,現今台灣則普遍多種植於低海拔地區,著生為主,偶為岩生,數量非常多,一般著生於林下、林緣潮濕環境之樹幹或岩石枝上。(註2) 莖鐵角蕨科(Aspleniaceae)的台灣山蘇一般根莖粗短而直立,緣葉自地下莖生長,自中心向周圍開展為巢狀。 葉台灣山蘇的葉片為劍狀長橢圓形,具短葉柄或近於無柄,色綠,屬革質,單葉,全緣長可達150公分左右,寬則約在10~15公...
鋒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鋒面(Frontal surface)1.1 鋒面種類1.2 梅雨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鋒面(Frontal surface)所謂鋒面(Frontal surface),就是冷氣團與暖氣團相遇時,其交界處所生成的雲帶。在鋒面兩側的氣溫、濕度、風向、風速、天氣現象等都會有明顯的差異。鋒面雲帶的寬度通常有數公里至數十公里不等,長度有幾百甚至上千公里。 鋒面種類鋒面分有"暖鋒、冷鋒、囚錮鋒、滯留鋒(靜止鋒)等四種,但不管哪一種都會讓天氣變壞,呈現不穩定的天氣型態。<註1>暖鋒與冷鋒,都是和溫帶低氣...
落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葉知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淮南子》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世為雜家之代表。其中〈說山〉一篇裡,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嚐一口鍋裡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濕度高低變化;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一年快到了盡頭;看到瓶裡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後來「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台灣金狗毛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合生長的溫度約在攝氏二十度至二十八度左右,具耐陰、耐旱性,且亦可忍耐短暫性的強光,傾向蔭蔽且空氣濕度相對較高的環境。台灣金狗毛蕨屬於台灣的特有種,其多生長於中、低海拔以下的山區,可見於林下空曠之地、大岩壁蔭蔽之處等。其中以台灣北部最多,然而因人為的濫墾、濫採,現今數量急劇減少。(註2) 莖蚌殼蕨科(Dicksoniaceae)金狗毛蕨屬(Cibotium)的台灣金狗毛蕨,其根狀莖粗大,略呈橫生狀,其上密被金黃色的毛茸。 葉台灣金狗毛蕨的葉片一般呈長卵形,叢生,具有長葉柄,葉片長約在150~300公分左右,屬薄革質,為...
腎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二十度至二十八度之間,具有耐陰性、耐旱性、耐濕性等,且可耐強光,一般喜好空氣濕度相對較高的環境。腎蕨通常廣泛分布於世界熱帶、亞熱帶等地區,在台灣則多生長於平地至低海拔的山部地區,常見在向陽的林下、林緣空闊地或在岩壁上群集而生(註2) 莖腎蕨科(Nephrolepidaceae) 腎蕨屬(Nephrolepis)的腎蕨,屬於地生或岩生的植物,其莖短而呈直立狀,在地面之下有匍匐莖和球形肉質的塊莖。 葉腎蕨的葉片一般為一回的羽狀複葉,其葉叢生,呈羽片鐮刀形,而其葉片之表面邊緣有銀色密水孔排列。 果實腎蕨...
葉落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葉知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淮南子》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世為雜家之代表。其中〈說山〉一篇裡,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嚐一口鍋裡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濕度高低變化;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一年快到了盡頭;看到瓶裡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後來「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梅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夏時期從中國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經朝鮮半島南端到日本南部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因時值江南梅子黃熟,故名。由於這段時間多陰雨,物體極易受潮霉爛,因而也稱霉雨。梅雨是中國春夏交替時江淮流域氣候的重要特色,主要發生在宜昌以東,北緯26°~34°之間的地區。1.特徵:梅雨天氣的主要特徵是雨量多、雨日長、濕度大、雲量多、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較弱、降水多屬連續性,也有陣雨和雷暴,並且常常是大雨或暴雨。2.成因:(1)梅雨產生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鋒區,是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相互作用的產物,其位置和穩定性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
森林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四季都是綠色的。 落葉林主要是分布在中緯度的溫帶,此區四季分明,氣候變化明顯,夏天日照長、溫度高、濕度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較於旺盛;秋天和冬天日照短、溫度低、濕度低,植物的葉子由黃轉紅因而掉落(葉凋落可以減少水分蒸散)。平均降雨量為750-1500公釐。主要生產植物為高大闊葉樹。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低緯度和赤道附近,整年太陽輻射量充足、溫度高、氣候變化較少。平均降雨量大概在2000公釐以上。主要生產者種類很多,且非常繁茂。台灣蘭嶼可算是較典型的熱...
芒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環境,生長適合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二十度至二十八度左右,具有耐旱、耐陰性,另亦可耐受強光,傾向空氣濕度較高的環境,而芒萁在冬季實則進入半休眠之狀態。芒萁通常廣泛分布於熱帶至亞熱帶一帶,在台灣則多生長於低海拔山區各地,常見其生長在向陽的林緣空曠地或在乾燥的土坡上群生等。(註2) 莖裡白科(Gleicheniaceae)芒萁屬(Dicranopteris)的芒萁,細長的根莖一般呈匍匐狀,色棕褐。 葉芒萁的葉片通常呈卵狀披針形,屬羽狀複葉,葉質屬革質,業表面為帶光澤之綠色,葉背面則為白色。 果實芒萁一般具有孢子,並以之作為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