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化人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葬場,焚化屍體的地方。《水滸傳》第二六回:「那婦人帶上孝,一路上假哭養家人,來到城外化人場上,便叫舉火燒化。」《金瓶梅》第二七回:「被宋仁走到化人場上,攔著屍首,不容燒化。」也作「化人廠」。
土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屍體放入棺材,埋在土中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列傳上.海南諸國》:「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鳥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將其屍體掛於樹上或棄於荒野,以供鳥啄食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水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死者的屍體投進水中,任其沉流漂散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五絕〉五首之五:「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土家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土家」或稱意即本地人。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湖南西部和毗鄰的湖北西南部。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兼用漢語及苗語。由於居住山區,擅長開闢梯田,也種植油桐。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傳統行火葬,後受漢族影響,亦行土葬。因與苗、漢雜居,故文化、生計都受到影響。
紅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火葬許可證。《金瓶梅》第二六回:「自買了一具棺材,討了一張紅票,賁四、來興兒同送到門外地藏寺,與了火家五錢銀子,多架些柴薪纔待發火燒毀。」
下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徒火葬時,舉行燃火的儀式。《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長老討條凳子立了,打個圓象與蓮女下火。」《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教南山淨慈寺長老法空禪師與玉通和尚下火。」
大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稱僧人死後火葬的前夜為「大夜」。
安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寺院將死者火葬後,收拾遺骨,置於本堂稱為「安骨」。《敕修百丈清規》卷三:「山門首真亭掛真、奠茶湯、秉炬、安骨、提衣……。」
燒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火葬。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舉國事佛,有一道人命過燒葬,燒之數千束樵,故坐火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