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30.9575 ms
共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二三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門對岸共軍對我前線發動猛烈炮擊。四十四天內,面積一百七十六點一五平方公里的金門群島,平均每天承受炮彈一萬餘發。島上軍民及擔負支援任務的海空部隊,英勇奮戰,終於贏得反共戰史上一次重要的勝利,並且粉碎中共犯臺野心,使金門成為遠東反共的燈塔及自由象徵,遂稱此次戰役為「八二三炮戰」。
|
引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炮彈、炸彈、地雷等爆炸物上的引爆裝置。其種類區分為機械時間引信、觸發引信、延發引信、近發引信等。也稱為「信管」。
|
克里米亞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的巴黎和約是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後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鐵甲船和現代的爆炸性的炮彈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壕溝戰和靜止戰。電報首次在戰爭中被使用,火車首次被用來運送補給和增援。戰地記者首次參加並可以在同日將戰況報告給家鄉的報紙。由於一個英國軍官的錯誤,使得在一次不到20分鐘的攻擊行動中,就造成了約900名英國騎兵的喪生(之後有學者專家指出,當時英軍騎兵的死傷並不若外界所想像的多,事實上有八成左右的士兵最後安然抵返家園,九百多名的傷亡人數全是英國報紙渲染誇大後的數字)。當晚《泰晤士報》就報導了...
|
炮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炮彈爆炸後所留下的灰燼。
|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而走遍中國遊歷各地。而後閱覽群書之後,特別強調孟子和黃宗羲的民本觀念,同時認識到中國若單是講求船堅炮彈,而不模仿西洋的政治制度,則足以滅中國,因而提出反對君主專制、綱倫名教,極力排滿,反靜儉而主動求通,得到日新變法的論證。他認為要挽救中國的危亡必須使中國的變法運動成功,改善中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更主張以大規模的生產方式來發展中國的工業、商業和農業。認識到帝國主義者的經濟侵略,足以滅亡中國,因而主張振興商務與外國進行商戰,以抵制他們的經濟侵略而使中國富足。 開始積極要求變法的關鍵戰役-中日戰爭。他認為變法要從團結志士作...
|
上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把槍彈推進槍膛,或把炮彈推進炮膛,準備發射。
|
後座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槍彈或炮彈射出時,所產生使槍桿或炮身往後退的力量。是與衝力相反的作用力。也稱為「後撞力」、「後衝力」。
|
炸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裝炸藥的炮彈。分炮用、手用、飛機用三種,一般由飛機投擲。
|
發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機械或動力使物體射出。如「發射炮彈」、「發射火箭」。
|
炸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熱或撞擊後能毀壞鋼鐵、障礙物等的猛烈火藥。如炸彈、炮彈、地雷、水雷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