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69.0739 ms
共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乙腈(氰化甲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甲基氰,甲基腈;分子式為CH3CN,分子量為41.1,熔點44~47℃,沸點81.6℃,比重0.79,蒸汽密度1.4;無色液體,具甜味及醚味;可與水任何比例混合。經由接觸,吸入,攝食而中毒;吸入刺激鼻子和喉嚨,頭痛,暈眩,呼吸困難;皮膚吸收產生的症狀類似吸入,並會導致眼睛紅腫;食入會頭痛,暈眩,精神錯亂,痙攣,麻痺,和因中樞神經系統機能減退而死亡。大鼠吸入最低致死濃度8000ppm/4hr,皮膚短期(15min)吸入限值60ppm(105 mg/m3)。
|
丙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無色無臭、可燃的氣體,溶於酒精和乙醚,但幾乎不溶於水。存於天然氣及石油熱裂解氣體中。乃家庭用液化瓦斯的主成分。可做為冷凍劑、內燃機燃料或有機合成原料。
|
烷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碳原子間以單鍵相連接的鏈狀碳氫化合物的總稱。又稱石蠟烴。「烷」表示碳原子間沒有不飽和鍵。通式為CnH2n+2。不溶於水,性質較不飽和烴穩定,在一般條件下不與濃酸、濃鹼、氧化劑起反應,但在適當條件下會發生氧化、燃燒、取代,異構化、裂化等反應。可用作燃料、溶劑和基本有機合成原料。石油和天然氣中含有各種烷烴。烴基石油(石蠟基石油)中含量較多,碳原子數超過50個,有直鏈的和側鏈的烷烴。環烷基石油(瀝青基石油)含環烷烴較多,主要是5~6個碳環的烷烴。在自然界中,從沼澤、煤田、礦井、氣田、油田產生的天然氣,為以甲烷、乙烷和丙烷為主的混合氣體。油田氣中主要含甲烷,一般還含7%乙烷、4%丙烷、1.5%丁烷...
|
烷基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烷基與鋁直接結合而形成的金屬有機化合物,通式為A1R3(R為烷基,鹵族取代基),三烷基鋁在空氣中易氧化及水解。烷基鋁可用於反應的催化劑。有機合成的中間體。有強刺激性,能引起皮膚黏膜潰瘍。其他毒性不明。
|
正己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8,密度0.660,沸點69℃,熔點—100~95℃,反射率1.375,元素分析:C, 83.63%;H, 16.37%無色透明液體,略帶石油氣味,易揮發,蒸汽重於空氣,石油中天然存在的碳氫化合物,石油醚的主要成分之一,用於溶劑,清洗劑。人在發生急性中毒,自覺症狀為眩暈,在高濃度下能刺激鼻及咽喉的黏膜,有麻醉作用。作業環境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日本:10ppm(360mg/m3),美國:50ppm(180mg/m3)
|
1,2-二氯乙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氯化乙烷,分子式為C2H4C12,分子量為99,熔點-35.3~-40℃,沸點83.5℃,比重1.26;一種清澈無色的液體,有甜味;和水不反應,和一般物質如有氧化力的物質起劇烈的反應,可以和Al,NH3起反應。類似致癌物質,並且對肝臟有害,刺激消化道,腹瀉,昏迷。
|
烷基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烷基(甲基、乙基等)的反應,如苯與乙烯作用生成乙基苯(C6H6+C2H4→C6H5C2H5),常用的烷基化劑有鹵化烷、烯烴、醇和硫酸烷等。金屬原子也可被烷基化,如汞在微生物作用下會烷基化生成甲基汞或二甲基汞,這兩種有機汞是水中有毒性的污染物。鉛的烷基化產物為烷基鉛,其中四乙基鉛常作為汽油添加劑,作防爆劑,以增加汽油的辛烷值(octane number),但汽車若使用含此種添加劑之汽油,其排放之廢氣會造成公路旁的沉積鉛污染,並導致車輛廢氣轉化器的化學中毒。因此改良的汽油中,此添加劑已被其他有機化合物(如MTBE,TAKE等)所取代。
|
鹵甲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來水加氯消毒 (chlorination)過程中,由於水中含有過量的有機物,如腐植酸(humic acid)、富里酸 (fulvic acid)等,與氯反應會產生含有致癌性之物質,如三氯甲烷 (trichloromethane)、三溴甲烷 (tri-bromomethane)、一溴二氯甲烷(bromodichloromethane)及二溴一氯甲烷(dibromochloromethane),統稱為三鹵甲烷(trihalomethane,THM),簡稱為鹵甲烷。避免三鹵甲烷產生的方法有:(1)避免前加氯消毒(prechlorination),(2)選用污染較少的水源,(3)選用氯氣以外的消...
|
二氯二氟甲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Arcton 12,Freon 12,Genetron12,分子式為CCl2F2,分子量為120.91,沸點-30℃。無毒,不可燃的無色氣體,由四氯化碳反應而得;用作冷凍劑和氣溶膠噴霧劑;科學家認為近年南極上空臭氧層濃度變低的主要原因即是人類大量使用此類化學品。
|
二氯乙烷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氯乙烷為無色揮發性液體,因吸入或經口中毒,為中樞神經抑制劑,是損害肝、腎的物質。動物實驗顯示具有致癌作用。急性吸入中毒,有眼及上呼吸道受刺激的症狀,嚴重時引起肺水腫亦可引起腦性病變。急性經口中毒的損害則以肝及腎為主,致死量為8到200ml。暴露在10到200ppm的工作環境,可引起流淚、暈眩、失眠、嘔吐、便祕、食慾不振等症狀。皮膚接觸亦有刺激作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