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0.0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勤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勞心盡力,辛勤勞苦。《書經.無逸》:「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三國演義》第五三回:「我主多負勤勞,眾將並皆用命。」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級經營策略 遇到屬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從旁協助,讓學生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在與學生溝通時,教師應避免使用命令、警告、指揮等指導性語言,學習運用聆聽技巧,讓學生知道老師懂他的意思,藉以深入的找出問題癥結。對於教師問題的處理,Gorden建議善用「我的訊息」(I-messages)策略,對學生不當行為的描述,不帶責備,只陳述該行為造成的具體後果與教師對行為的感受(郭明德,2001)。 (三)優、缺點 此模式的優點是可增進師生良好關係,教導教師如何界定問題,澄清問題歸屬,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缺點是不適用所有的學生,對於語...
盡心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盡心思,竭盡全力。《宋書.卷八三.宗越傳》:「帝凶暴無道,而越及譚金、童太壹並為之用命,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水滸傳》第一一六回:「你只顧盡心竭力,與國家出力。」
面授機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面向人授予依據時機所應採取的合適決策。《官場現形記》第一六回:「經臣遴委得候補道胡統領,統帶水陸各軍,面授機宜,督師往剿,幸而士卒用命,得以一掃而平。」
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聽命、聽從、屈從、效力、遵循、遵守、用命
效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服從、效勞、出力、用命、功能、功效、功用、效能、效率
敵愾同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憤恨。 (2) 彤:赤紅色。 (3) 以覺報宴:為表彰功勞而以宴樂酬賞。覺,音ㄐㄩㄝˊ,表明。
攬轡澄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手拉著馬的韁繩,準備出發就任,心中慨然有澄清天下吏治的志向。 出處後漢書范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舊唐書姚璹傳:「是用命卿出鎮,寄茲存養。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 用法用以形容新官初到任,即能澄清吏治。 例句黃市長初到任,即攬轡澄清,革除行政上的弊端,期不負市民所託。 似詞下車整肅 反詞尸位素餐/坐糜廩粟
齊心戮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結心志與力量,共同達成目標。《舊唐書.卷九六.姚崇傳》:「自古有討除不得者,祇是人不用命,但使齊心戮力,必是可除。」《三國演義》第五回:「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也作「齊心同力」。
剛戾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尹2>南轅反旆3>,伍參4>言於王曰:「晉5>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6>剛愎7>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8>何?」王病9>之,告令尹,改乘轅10>而北之,次11>于管12>,以待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 (2) 令尹: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其職位相當於宰相。此指孫叔敖。 (3) 南轅反旆:將車輛軍旗回轉南向。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此指車輛。旆,音ㄆㄟˋ,指軍旗。 (4) 伍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