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胸舒暢。《孟子.盡心上》:「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二:「使民安田里,足衣食,熙熙皞皞而不自知。」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劉爚《雲莊集.卷九.答詔.賜正議大夫知樞密院事……乞休田里不允不得再有陳請》:「朕內修經國之模,外講安邊之畫,念端委廟堂而共政,惟二三臣知折衝尊俎之需,賢有十萬眾卿,以魁壘之*雄剛之材,正色立朝,真後凋之松柏;同心輔政,有相濟之鹽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鄙陋、微賤。《抱朴子.外篇.百里》:「庸猥之徒,器小志近。」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今南北風俗,言其祖及二親,無云家者;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
攻城掠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占城池、奪取土地。《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九.金貂記.餞居田里》:「攻高姜尚立皇基,舍殘生攻城掠地。」也作「攻城略地」。
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年、晚年。《文選.李密.陳情表》:「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金史.卷九二.徒單克寧傳》:「乞歸田里,以盡餘年。」也作「餘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指農民。《說文解字.田部》:「甿,田民也。」《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教甿。」《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陳涉,罋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
承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父母的意思,使父母歡喜。《儒林外史》第八回:「晚生只願家君歸田里,得以菽水承歡,這是人生至樂之事。」《紅樓夢》第七五回:「賈政見賈母喜悅,只得承歡。」
褚遂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96~658)字登善,唐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初唐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注,後與長孫無忌同受顧命。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
躬耕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耕作,樂於守道。《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隱於田里,躬耕樂道,教育二子。」
指天畫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舉動放肆,毫無忌憚的樣子。《後漢書.卷二六.侯霸傳》:「歆又證歲將飢凶,指天畫地,言甚剛切,坐免歸田里。」《聊齋志異.卷七.劉姓》:「劉又指天畫地,叱罵不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