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1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齊國發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放置飲食接濟路過的難民。當有個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疲憊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時,黔敖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喂!來這裡吃東西!」那個人抬起臉瞪著黔敖說:「我就是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這種地步!」黔敖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那個人卻不接受,仍堅持拒絕進食,後來終於餓死了。當時曾子聽了這件事後,不太以為然,他說:「用不著這樣吧!若招待的人真的很不禮貌,你可以拒絕,但人家都道了歉,就可以接受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嗟來之食」,用來比喻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的食物,後則泛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憊、懈怠。如:「疲倦」、「倦怠」、「孜孜不倦」、「倦鳥歸巢」。宋.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詞:「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疲憊。如:「羸兵」、「羸憊」。《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羸弊日久,難以待變。」
案牘勞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案牘,指公事文書。「案牘勞形」形容因文書工作繁重而疲憊不堪。如:「他近來案牘勞形,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憔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弱疲憊失神的樣子。[例]面容憔悴
飢腸轆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轆轆,擬聲詞,形容餓時腹部發出的聲音。「飢腸轆轆」形容非常飢餓的樣子。如:「一整天忙於工作,未曾進食,早已飢腸轆轆,疲憊不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疲憊。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纍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瘦弱、疲憊的樣子。《禮記.玉藻》:「喪容纍纍,色容顛顛。」元.馬祖常〈室婦歎〉詩:「翁姑帶索行纍纍,弱兒失爺夫失妻。」
精疲力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疲累,力氣耗盡。形容非常的疲憊。如:「忙碌了一整天後,他顯得精疲力盡。」也作「筋疲力盡」。
筋疲力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筋肉疲憊,氣力耗盡。形容非常的疲累。《醒世恆言.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我已筋疲力盡,不能行動。」《官場現形記》第一回:「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也作「力盡筋疲」、「精疲力竭」、「精疲力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