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產生不正常的狀態。如:「疾」、「肝」、「心」、「相思」、「入膏肓」。
2.瑕疵、短處。如:「語」、「通」、「弊」。《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自首其過。」
1.生、患。如:「她了三天,變得相當憔悴。」《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軍人有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每,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
2.為其所苦。《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之。」
3.損害。如:「禍國民」。《戰國策.東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其所種。」
4.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無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
5.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諸王傳下.文帝諸子傳》:「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見幸,恚恨致崩。故劭深潘氏及濬。」
6.指責、不滿。《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焉?」
1.有的。如:「容」、「人」、「夫」。
2.枯乾的。唐.杜甫〈薄遊〉詩:「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樹前頭萬木春。」
3.疲憊。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且怠。」
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中醫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入膏肓指人重,無藥可救。語本《左傳.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鏡花緣》第一三回:「賤妾之恙,雖得女兒取參略延殘喘,奈入膏肓,不啻風中之燭。」後比喻事情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歧路燈》第二○回:「熱腸動處真難默,冷眼覷時便欲暗;入膏肓嗟已矣,願奉宣聖失言箴。」也作「染膏肓」、「在膏肓」。
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無疾而呻吟做作。比喻人無端憂戚或妄發牢騷。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更歡須歎息,無也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恥辱。《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引申為譏罵、指摘。宋.蘇軾〈與李公擇書〉:「非兄,僕豈發此?看訖,便火之,不知者以為詬也。」也作「詬厲」。
濾過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微生物。體型極小,必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因為它能通過孔隙最小的過濾器而得名。通常由蛋白質及核酸組成,為絕對寄生性原體,可寄生於細胞中而侵害寄生主。許多人類的疾,如流行性感冒、麻疹、天花等都是由此而起。簡稱為「毒」。
相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如:「基於同相憐,我相信他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同相憐,綴河上之悲曲;恐懼寘懷,昭谷風之盛典。」《紅樓夢》第四五回:「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同相憐。」
喪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失人性,舉止荒謬、反常。形容人殘忍可惡到了極點。《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傳》:「公不喪心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隋唐演義》第七一回:「不意邪痴之念一舉,那點奸淫,如醉如痴,專在五倫中喪心狂做將出來。」也作「狂喪心」。
七年之,求三年之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臨急求藥,終不可得。《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求三年之艾也。」宋.朱熹.集注:「艾,草名,所以灸者,乾久益善。夫已深,而欲求乾久之艾,固難卒辦。」
懨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慵懶的樣子。《董西廂》卷五:「張君瑞懨懨擔帶不去。說不得淒涼,覷不得恓楚。」元.高栻〈集賢賓.倚幃屏套.醋葫蘆〉曲:「這些時懨懨骨似柴,悶昏昏心似痴。」也作「厭厭」。
成良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則熟知藥性及醫理。比喻對某事有豐富的閱歷,自然造詣精深,成為內行。如:「他罹患糖尿多年,對於患者如何療養,說得頭頭是道,真是久成良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