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結晶礦物。產於黏土、砂岩、白堊中。可用以燒製明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埴土。可與油攪和在一起,塗飾門牆。《玉篇.土部》:「墡,白堊名,白墡也。」俗稱為「白墡」。
侏羅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生代的第二個紀,距今約二億一百萬年前至距今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此時期為爬蟲類的全盛時期。
三疊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有甚多種類因迄今未明原因同時絕滅;故在緊接其後之三疊紀早期一時物種銳減。繁榮又漸從三疊紀恢復,至白堊紀終焉大盛。在三疊紀初次出現者,有恐龍及溫血動物。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三疊紀、三疊系英文關鍵字:Triassic Period、Triassic System 參考資料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894&forepage=1
魚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生物。屬爬蟲類。全體似魚,頭大,頸短,尾細,吻長而突,四肢似鰭無刺,體長四尺至四丈,繁殖甚廣,其化石產於三疊紀白堊紀之間,印度、紐西蘭等地曾掘得。
魚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鳥綱魚鳥目。形似鸕鷀,大如鳩,頭大,腦小,上下顎列生刺狀之齒,脊椎為兩凹狀,胸骨具脊棱,翼頗發達,腳弱,現已絕種,其化石產於美洲之白堊紀。
釉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在陶瓷表面的一種玻璃狀物質。普通以長石、石英、硼砂、白堊、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漿而成。以浸、淋、繪、噴等方式塗布於陶瓷表面,陰乾後入窯燒製,會在陶瓷表面形成發亮的薄膜。若在釉藥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顏色,具有裝飾成品的功用。
齒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齒嵌入齒座的部分,內為白堊質,外為齒質。 ◎
白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造石灰和瓷器的原料。參見「白堊」條。
翼手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類似鳥的爬蟲類。前肢和身體之間有一層薄膜,能飛行,頭長,嘴尖,尾短。生存於侏儸紀與白堊紀時期的古生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