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繪事後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語出《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後比喻行事起先簡單,然後逐步深入。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三.孝元皇帝紀下》:「孔子曰:『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簡於始也,『繪事後素』,成有終也。」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耶?夫繪事後素,既謂之文,豈苟簡而已哉!」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望地離去。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元和元年(806)四月,憲宗策試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舉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閔在對策中苦詆時政,忤犯宦官,結果因宦官反對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復策官亦遭貶斥。白居易憤然上書,主持公道。他因直言敢諫,為執政者所忌。元和十年,藩鎮李師道、不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
一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概,為古代平斗斛的木條。「一概」引申為同一標準。《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詩二首之一:「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
茹古涵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學識淵博,通貫古今。唐.皇甫湜〈韓文公墓銘〉:「茹古涵今,無有端涯;渾渾灝灝,不可窺校。」
一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單數的塊狀物。唐.皇甫湜〈石佛谷〉詩:「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塊石。」《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崔寧謝了恩,尋一塊一般的玉,碾一個玲兒,接住了御前交納。」
溶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盛多的樣子。唐.皇甫湜〈吉州刺史廳壁記〉:「瑞露溶溶,降味公松。」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二齣:「淚珠兒溶溶滿觴,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釀。」
古文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愈,柳宗元,醞釀於宋初,而完成於歐陽修。韓愈,柳宗元去世後,韓門弟子仍然寫作古文,成就較高的是李翱和皇甫湜。但他們的成就顯然不及韓、柳,所以古文運動衰落。尤其李商隱更是駢文的能手,無論議論,抒情,都十分精彩。此後唐末五代,駢體又佔壓倒優勢。宋初文人多寫華而不實的駢文,而且內容以歌功頌德為主,成就不高。宋真宗時,高官錢惟演,楊億,劉筠等人大力提倡綺麗文風,刻意模擬李商隱,號為「西崑派」。在科舉亦以此為選拔進士的標準,故讀書人都爭相學習西崑體。當時,文人如柳開等,已不滿於這種現象,提倡「革弊復古」。當時,古文家和理學家的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痛、悲痛。唐.皇甫湜〈韓文公墓誌銘〉:「令望絕邪,痌此四方。」
茸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柔密叢生的樣子。唐.皇甫湜〈春心〉:「日遲遲兮正春,草茸茸兮既長。」唐.盧仝〈喜逢鄭三遊山〉詩:「相逢之處花茸茸,石壁攢峰千萬里。」
摩肩繼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肩併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01.唐.皇甫湜〈編年紀傳論〉:「其間賢人摩肩,史臣繼踵,推今古之得失,論述作之利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