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疥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疥癬蟲寄生引起的皮膚病,有傳染性,初起多生在手腕、指縫之間,蔓延迅速。症狀是局部起丘疹,皮膚覺得嚴重刺癢,夜間尤其嚴重,生殖器等柔軟部位可出現較大之過敏性紅丘疹,常因抓搔破皮而化膿。也稱為「疥癩」、「疥厲」、「疥癬」。
布袋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有報章雜誌報導過它能吸收污水中的化學廢料,有利於環境保護;莖與葉可給家畜做為飼料,花可為馬兒醫治皮膚病,所以只要生對地方,布袋蓮又美又好用何樂於不為呢?<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布袋蓮英文關鍵字:water hyacinth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132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暨27則台灣植物文化議題268及269頁,潘富俊著,遠流出版2007年12月出版。註3: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71頁,鄭元春...
疱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症狀是在皮膚上出現群聚性水泡。可分為單純疱疹與帶狀疱疹。如:「口脣疱疹」、「陰部疱疹」。
串鼻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藥用除了莖可做綑綁用的繩索外,莖和葉一起搗爛後可以敷治創傷及毒蛇咬傷,還能解熱及治療皮膚病。<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串鼻龍英文關鍵字: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148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台灣的常見野花新增篇102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註3:台灣高山野花圖鑑108頁,林文智著,淑馨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
特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特殊的功效、效果。[例]這藥對治療皮膚病具有特效。
獨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殊的、獨有的門道。[例]這種獨門配方熬的藥,專治各種皮膚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脛的兩旁,即小腿兩側。如:「臁瘡」、「臁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疥癬之類的皮膚病。《字彙.疒部》:「瘯,疥癬。」《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蕁麻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皮膚病。發病時皮膚上會出現很多形狀不一的丘疹,有明顯的搔癢,出現的四十八小時內大部分會消失,但會繼續長出新的疹子。常因食物或藥物過敏而引起,可注射腎上腺素或給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例]依照生理學觀點來說,蕁麻疹是微血管滲透力增加,而引起皮膚上層水腫的疾病。 △風疹塊
狼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結核桿菌引起的皮膚病。通常分為紅斑性狼瘡與尋常性狼瘡。多發生於顏面,症狀是由大小不同,比皮層稍隆起的紅斑集合而成,逐漸增大而潰爛,有黏膜液。嚴重者易出現關節腫痛、神經系統、心臟等方面的併發症。[例]狼瘡即使痊癒,也有復發的可能,患者不得掉以輕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