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44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裘負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陵季子見路上有金子。呼叫過路的樵夫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頂著夏日五月的烈陽,披著皮裘打柴,豈是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為賢者,問其姓字,樵夫卻認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報姓名,遂轉身而去。典出漢.王充《論衡.書虛》。後用以比喻貧困隱逸。唐.王績〈遊北山賦〉:「忽據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負薪。」也作「五月披裘」。
莫適所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慎:劉師培以為「慎」是「誠」字傳鈔之誤,「誠」與「成」通。 (2) 狐裘尨茸:狐狸皮所做的皮裘,毛很雜亂。尨,音ㄇㄥˊ。尨茸,雜亂的樣子。 (3) 三公:指晉獻公、公子重耳、公子夷吾。 (4) 適:古音ㄉ|ˊ。專主。 ◎2《左傳.宣公十二年》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無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慎:劉師培以為「慎」是「誠」字傳鈔之誤,「誠」與「成」通。 (2) 狐裘尨茸:狐狸皮所做的皮裘,毛很雜亂。尨,音ㄇㄥˊ。尨茸,雜亂的樣子。 (3) 三公:指晉獻公、公子重耳、公子夷吾。 (4) 適:古音ㄉ|ˊ。專主。 ◎2《左傳.宣公十二年》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未知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慎:劉師培以為「慎」是「誠」字傳鈔之誤,「誠」與「成」通。 (2) 狐裘尨茸:狐狸皮所做的皮裘,毛很雜亂。尨,音ㄇㄥˊ。尨茸,雜亂的樣子。 (3) 三公:指晉獻公、公子重耳、公子夷吾。 (4) 適:古音ㄉ|ˊ。專主。 ◎2《左傳.宣公十二年》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獸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獸骨燒成的炭或用炭屑和水製成的獸形炭。北周.庾信〈謝趙王賚絲布啟〉:「覆鳥毛而不暖,然獸炭而逾寒。」唐.張南史〈雪〉詩:「千門萬戶皆靜,獸炭皮裘自熱。」
乘肥衣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著肥壯的駿馬,穿著輕暖的皮裘。形容生活的奢侈豪華。《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會,名公子,以才能貴幸,乘肥衣輕,賓從如雲。」《抱朴子.外篇.交際》:「若夫程鄭王孫羅裒之徒,乘肥衣輕,懷金挾玉者,雖筆不集札,菽麥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髮。」
惱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激怒。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這廝將咱惱犯,我這裡將皮裘緊拴,大踏步望前捨死的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