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6.17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偷世竊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欺騙世人,盜取名譽。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今多務交遊以結黨助,偷世竊名以取濟渡。」也作「盜名欺世」。
釣名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盜仙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金山寺和尚法海,告訴許仙白素貞是蛇妖所變成。到端陽節時,許仙勸白素貞飲下雄黃酒,白素貞遂現出原形,許仙因而驚死。白素貞於是潛入崑崙山,欲盜取靈芝仙草以救活許仙,但無法戰勝鶴鹿二童,南極仙翁憐憫,乃贈以靈芝,救活許仙的故事。
行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取、偷竊。[例]這個小偷的行竊手法高明,一點兒破綻都沒留下,令辦案人員十分頭疼。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方夜譚中的一則故事。敘述阿里巴巴發現四十大盜的藏寶洞及開啟洞門的口訣──「芝麻開門」,並趁著大盜外出劫掠時盜取財寶,後來四十大盜發現,即冒充油販至阿里巴巴家中,欲奪回財物,但卻被阿里巴巴識破,並用計將他們全部消滅。
偷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正當的方式,竊取他人物品、資料等。如:「扒手常利用人潮擁擠的時候,偷取他人財物。」《三俠五義》第二九回:「此時窗外展爺滿心歡喜,暗道:『我何不趁此時撬窗而入,偷取他的銀兩呢?』」
欺世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世人,盜取名譽。參見「盜名欺世」條。《元史.卷一九九.隱逸傳.序》:「世主亦苟取其名而強起之,及考其實,不如所聞,則曰:『是欺世釣譽者也』,上下豈不兩失也哉!」
板橋三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汴洲有一板橋店,店娃三娘子,寡居,心術不正,專以奇術製成的餐點,誘騙旅客食用,待旅客食後,化成驢畜,以供其使喚,並從而盜取旅客錢財。不料,一日,為一名喚趙季和的旅客識破,季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後因三娘子得到既得的懲罰,而重獲人身。真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食惡果」。見《太平廣記.卷二八六.板橋三娘子》。
偷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竊盜取。如:「他利用職務之便偷盜公物,已被移送法辦。」
白拈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取別人物品而不留下痕跡的人。《五燈會元.卷二○.提刑吳偉明居士》:「要識臨濟小廝兒,便是當年白拈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