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月下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嫁君耳。」固曰:「陳氏眇乎?」曰:「然。何以知之?」固曰:「所刺者固也。」乃曰:「奇也!命也!」因盡言之,相欽愈極。後生男鯤,為鴈門太守,封太原郡太夫人。乃知陰騭之定,不可變也。宋城宰聞之,題其店曰:「定婚店。」 〔注解〕 (1) 孤:幼年喪父或無父母。 (2) 元和:唐憲宗的年號(西元806∼820)。 (3) 次:外出居住的地方、處所。 (4) 撿書:翻檢查看書籍。 (5) 潛用:隱藏的、暗中的。 (6) 逭:音ㄏㄨㄢˋ,逃避。 (7) 鬻:音ㄩˋ,賣。 (8) 眇嫗:音ㄇ|ㄠˇ ㄩˋ,瞎了一隻眼的婦人。 (9) 煞:音ㄕㄚ,殺死。同「殺」。 (10) 潸然:淚流不止...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殺生與奪注音︰ㄕㄚ ㄕㄥ ㄩˇ ㄉㄨㄛˊ漢語拼音︰shā shēng yǔ duó釋義︰與,同「予」。「殺生與奪」即「生殺予奪」。見「生殺予奪」條。 01.《荀子.王制》:「貴賤殺生與奪,一也。」 02.《北史.卷九二.恩幸列傳.穆提婆》:「自外殺生與奪,不可盡言。」 03.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書〉:「今藩鎮之貴,土地兵甲,殺生予奪,在一出口。」 參考詞語︰予奪生殺注音︰ㄩˇ ㄉㄨㄛˊ ㄕㄥ ㄕㄚ漢語拼音︰yǔ duó shēng shā釋義︰即「生殺予奪」。見「生殺予奪」條。 01.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如天之為》:「為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 02.宋.彭龜年〈...
風月無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人格高潔、胸懷磊落。宋.朱熹〈六先生畫像贊.濂溪先生〉:「書不盡言,圖不盡意,風月無邊,庭草交翠。」明.鄭紀〈光風霽月亭記〉:「蓋以諸士子進講退食之餘,尋芳詠歸之際,見其逝則知在川之如斯,觀其瀾則知斯道之有本,使其襟懷洒落而風月無邊,胸次悠然而光霽可掬。」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男子的尊稱。《三國志.卷四三.蜀書.王平傳》:「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隱居在西嶽,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徑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對貴公子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連往詣恪,恪不與相見。後於張輔吴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後為對他人子弟的敬稱。《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楊素歸謂家人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當否?』素恃己有功,於帝多呼為郎君。」(4)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郎君將此兒歸閩中,又在何處另結良緣?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成了親事。」
言不盡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表達出來。《易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今常用於書信的結尾,以表情深不盡之意。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三折:「病中作詞一闕,詞寄菩薩蠻,奉上文郎雲傑翰座,謹望挽回春色。詞不盡言,言不盡意。」
百辭莫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言詞也無法辯解。如:「由於父母既有的成見,使得他百辭莫辯,無法澄清這場誤會。」
打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抖。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如今那普天下人盡言,道一個包龍圖暗暗的私行,諕得些官吏每兢兢打戰。」《老殘遊記》第一五回:「剛睡下來,冷得異樣,越冷越打戰,就睡不著了。」也作「打顫」。
鄒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事蹟3 著作4 評價 生平 鄒衍(約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國戰國時期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他是戰國末期齊國人,相傳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鎮郝庄。 事蹟 鄒衍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創始人,主要學說是「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他把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五行說應用到歷史觀點上,提出「五德始終」的歷史觀,即整個物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構成的,事物發展變化是通過五行相剋相生來實現的;而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種客觀必然,像自然一...
棟折榱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屋的正梁斷折,放屋瓦的木條崩塌,後用以比喻國家傾覆。《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於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壓焉,敢不盡言。」
喪氣垂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讒,有閒於子也。我鬼非人,安用車船?鼻嗅臭香,糗粻可捐。單獨一身,誰為朋儔?子苟備知,可數已不?子能盡言,可謂聖智。情狀既露,敢不迴避?」主人應之曰:「子以吾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儔,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滿七除二,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窮:矯矯亢亢,惡圓喜方;羞為姦欺,不忍害傷。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執神之機。又其次曰文窮:不專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時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窮:影與形殊,面醜心妍;利居眾後,責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窮: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讎冤。凡此五鬼,為吾五患,饑我寒我,興訛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