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74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王昶《金石萃編.卷一一四.圭峰定慧禪師碑》:「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智識、有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情投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語本漢.馮衍〈與陰就書〉。 △「志同道合」
契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情志相投。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策行遺戰伐,契合動昭融。」《紅樓夢》第二回:「二人說話投機,最相契合。」
心有靈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參見「心有靈犀一點通」條。元.于伯淵〈點絳脣.漏盡銅龍套.賺煞〉:「花月巧梳妝,脂粉嬌調弄,沒亂殺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衫不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鞋不整。形容人灑脫而不事修飾,不拘小節。《太平廣記.卷一九三.虯髯客》:「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老殘遊記》第九回:「這個人也是個不衫不履的人,與家父最為相契。」
膠漆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誼深厚,志趣相契合。《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
莫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朋友要好,彼此心意相契合。如:「同窗三年,我們已形同莫逆。」《莊子.大宗師》:「子桑戶、孟子反、子張琴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極。』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友。」明.陸世廣《西臺記》第一齣:「今朝把臂通談笑,又何日再圖傾倒。惟願取兩情莫逆,千秋共表。」
總角之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晉書.卷三三.何曾傳》:「劭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也作「總角之交」。
家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人稱自己的父親。《紅樓夢》第七回:「家父之意亦欲暫送我去且溫習著舊書,待明年業師上來,再各自在家裡亦可。」《老殘遊記》第九回:「這個人也是個不衫不履的人,與家父最為相契。」也稱為「家君」、「家嚴」。
游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魚得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魚得水」是一句來自於生活體驗的成語。魚是無法離開水生活的,所以將魚放入水中,才能得其所哉。這句成語可以用作許多比喻:例如用魚於水中之姿來比喻用筆之法的靈活,秦代李斯〈用筆法〉就有「如游魚得水」的說法。這可能是文獻上較早出現的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