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6.0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不逢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明.張岱〈公祭張亦寓文〉:「蓋亦寓具用世人才,生不逢辰,貧病相尋,齎志以老。」
魚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繁密。《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煙至風起。」宋.蘇軾〈稼說送張琥〉:「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耰、銍、艾相尋於其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勢不可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勢不可當」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六七.郗鑒列傳》時議者以王含1>、錢鳳2>眾力百倍,苑城3>小而不固,宜及軍勢未成,大駕4>自出距戰5>。鑒6>曰:「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7>,難以力競。且含等號令不一,抄盜相尋,百姓懲8>往年之暴,皆人自為守。乘逆順之勢,何往不克!且賊無經略遠圖,惟恃豕突9>一戰,曠日持久,必啟義士之心,令謀猷10>得展。今以此弱力敵彼強寇,決勝負於一朝,定成敗於呼吸11>,雖有申胥12>之徒,義存投袂,何補於既往哉!」帝從之。 〔注解〕 (1) 王含:生卒年不詳,字處弘,晉山東沂水人。凶頑剛暴,為當時人所不齒。後與其弟王敦叛變,敦敗逃至荊州,...
尋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更替、推移。晉.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詩:「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
銍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銍、艾,指用來收割農作物的鐮刀。宋.蘇軾〈稼說送張琥〉:「鋤耰銍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一心一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詩.卷七七.駱賓王》引)寄語天上弄機人,寄語河邊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誰使遙遙期七夕。想知人意自相尋,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
勢不可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勢不可當」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六七.郗鑒列傳》時議者以王含1>、錢鳳2>眾力百倍,苑城3>小而不固,宜及軍勢未成,大駕4>自出距戰5>。鑒6>曰:「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7>,難以力競。且含等號令不一,抄盜相尋,百姓懲8>往年之暴,皆人自為守。乘逆順之勢,何往不克!且賊無經略遠圖,惟恃豕突9>一戰,曠日持久,必啟義士之心,令謀猷10>得展。今以此弱力敵彼強寇,決勝負於一朝,定成敗於呼吸11>,雖有申胥12>之徒,義存投袂,何補於既往哉!」帝從之。 〔注解〕 (1) 王含:生卒年不詳,字處弘,晉山東沂水人。凶頑剛暴,為當時人所不齒。後與其弟王敦叛變,敦敗逃至荊州,...
仁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有聲望、地位者的尊稱。《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仁君忽一匹夫,於德何損?而遠辱手筆,追路相尋,誠足愧也。」《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乃使仁君翻然自絕,以是忿忿,懷慚反側。」
畚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挖運泥土的器具。引申為土建之事。《晉書.卷一○七.石季龍載記下》:「於是窮驕極侈,勞役繁興,畚鍤相尋,干戈不息。」也作「畚插」。
焚舟破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船隻,打破鍋子。表示後無退路,示必死之決心。引申為做事果決、義無反顧。《孫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群羊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南朝宋.顏峻〈為世祖檄京邑〉:「相尋就路,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蕪湖,八據雲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