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德厚流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澤廣厚,光耀後世。《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唐.韓愈〈祫議〉:「今國家德厚流光,創立九廟。」
上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往前推究。指依目前往過去的時間推算。清.昭槤《嘯亭續錄.卷三.滿洲跳神儀合于祭》:「禮上溯遠祖,旁及毀廟,與今滿州所祀者,殊多相似。」
春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日祭祀宗廟。《禮記.祭統》:「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秋祭曰嘗,冬季曰烝。」
惠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97~1758)字定宇,號松崖,清江蘇吳縣人。為吳派經學奠基者。傳祖周惕、父士奇之學,博通經史,畢生考訂漢儒經說,尤精於治易,以詳博見長,著有《周易述》、《易漢學》、《易微言》、《易例》等。又撰有《古文尚書考》,辨證偽古文尚書係出自晉人之手。撰《九經古義》,則論古字古義。另著有《明堂大道錄》、《諸史會錄》、《說》等。
如指諸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八佾》:「或問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用以比喻對事情熟悉了解或容易辦成。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淮陰侯見高帝於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宋.楊萬里〈荐舉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績同撫司奏狀〉:「壽皇論天下事,如指諸掌,風生穎脫,有過人者。」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上不可能同時出現兩個太陽,一國之內不能同時有兩個君主存在。比喻事物不能同時有兩大。《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喪有二孤,廟有二主,禮與?』孔子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嘗郊社,尊無二上,未知其為禮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也作「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洞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瞭如指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國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輔佐武王討伐商紂,又協助成王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使天下大治。後來周天子為感念周公的功勞,於是特准魯國於周公之廟舉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ㄉㄧˋ)祭。但是,因為一般人都不曾見過這樣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祭的進行方式,於是向孔子請教,但孔子不願回答,便說:「不知也。」這是因為當時魯國宗廟靈位配祀等名分顛倒,不合周禮,違逆了孔子對禮教的堅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然後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這句話則是說:若真有人能說出禮的確實情況,那他就是個知禮...
夾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宗廟中供奉遠祖神主的地方,在內堂東西廂的後部。《禮記.雜記下》:「成廟則釁之……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門、夾室皆用雞。」唐.孔穎達.正義:「夾室,東西廂也。」唐.韓愈〈祫議〉:「一曰獻懿廟主,宜永藏之夾室。」
提婆達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梵語Devadatta的音譯。意譯天授或天與。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據說他在佛陀說法的第二十年加入僧團,其後想謀得僧團的領導地位,遭到否決,乃自立門戶。在佛傳中,提婆達多扮演著反對釋尊的角色。也譯作「地婆達多」、「婆達多」、「調達」、「提婆達多」等。
束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祭品。明.李東陽〈望狄梁公祠用前韻〉詩:「寄遠束芻誰與致,衝寒瘦馬不勝騎。」《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致祭曰束芻,春祭曰禴,夏祭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