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3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奇異、怪異。如:「詭譎」。《紅樓夢》第五回:「惟嫡孫寶玉一人,秉性乖張,生情怪譎。」
心煩意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煩意亂」原作「心煩慮亂」。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秉性堅貞,他為國家竭盡了忠心智慧,卻屢遭奸臣讒言毀謗,而被放逐在外三年都沒能再見到君王一面。在「心煩慮亂」,不知如何在這汙濁世界自處的情況之下,他只好去見太卜鄭詹尹,希望能藉占卜解除自己的疑惑,結果卻徒勞無功。後來「心煩意亂」這個成語就從「心煩慮亂」演變而出,用來指心情煩躁,思緒凌亂。
氣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秉性。指個人性格上的特徵,常受個體的家庭背景、生理狀態、社會環境影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那胡生比鐵生,不但容貌勝他,只見風流身分,溫柔性格,在行氣質,遠過鐵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門三十多年,你長大成人了,怎麼學出這般一個下流氣質。」
高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秉性高亢明爽。《尚書.洪範》:「沉潛剛克,高明柔克。」
剛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性情堅強。[例]他秉性剛強,是個有擔當的人。
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哲學上指萬物的秉性天賦。《易經.乾卦.彖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唐.孔穎達.正義:「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位君臨天下的最高統治者來說,是個很不錯的人生歷練,有助於他的君主統治生涯,也是雍正自豪之處。但雍正秉性嚴酷、剛毅果斷,辦事則雷厲風行,處世難免近於苛刻瑣碎,不似其父康熙寬厚仁慈。對於政敵,殘忍無情,猜忌多疑,也因而得罪很多人。但雍正又深諳攏絡人心之道,對於屬下臣工,除了通過多種手段進行訓導、加緊控制外;最常用的是賞賜,如賜世職、加銜、加級,或賞四團龍補服、雙眼花翎、紫轡或各種宮中寶物、食品、人參等等。也不時「手書福字,賜內外大臣」以玆鼓勵 。「若臣工病痛,往往溫諭慰問,或賜贈藥物,或遣太醫診治,關切備至。」雍正如此恩威...
迥然不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韻」四個要素。他認為「意」、「味」可以學而致之,至於「氣」之強弱及「韻」之高下,則是屬於作家氣質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強求。在其著作《歲寒堂詩話》卷上提到,曹植、陶淵明、李白、韓愈及杜甫在這四個要素中各有其優越之處,為他人所不及。自古以來,文章的形式、內容差異很大,甚至完全不同,但鍾嶸的《詩品》以古詩為歷代詩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詩作次之,這樣的見解確實有其理由。因為古詩可視為後代各家詩風的源頭,而曹子建詩風最近古詩。張戒在原文中就用了「文章古今迥然不同」一語。後來「迥然不同」的成語可能由此演變而出。
沉潛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性深沉而剛強。《書經.洪範》:「沉潛剛克,高明柔克。」唐.達奚珣〈游濟瀆記〉:「沉潛剛克,斯君子之量歟?」也作「沉漸剛克」。
老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精神的守望者.北京文化不僅是老舍真切的人生記憶,而且是他熱切追求的生命理想;他從對人的態度、滿人的秉性及市民的宗教精神諸方面揭示了北京文化深刻而豐富的底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2005年,第04期)編輯10970212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