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秉性。指個人性格上的特徵,常受個體的家庭背景、生理狀態、社會環境影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那胡生比鐵生,不但容貌勝他,只見風流身分,溫柔性格,在行氣質,遠過鐵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門三十多年,你長大成人了,怎麼學出這般一個下流氣質。」
嬰幼兒氣質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言「氣質」係指個體與生俱來的獨特行為模式,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每個孩子就展現出不同的特性,有的孩子很安靜,有些卻動個不停。 嬰幼兒的氣質表現嬰幼兒的氣質表現可分為下列九個項目:活動量:指孩子在全天活動中,所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與活動頻率多寡。有的孩子比較安靜,而活動量帶大的孩子,很容易出亂子或干擾到別人。規律性:指孩子的生理機能、睡眠、清醒時間、飢餓與食量的規律性。規律性可...
〔馬氏幼兒氣質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氏幼兒氣質量表〕主要目的在評量三至七歲幼兒如何表現其行為,其係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根據美國喬治亞大學馬丁所編製的〔幼兒氣質量表〕修訂的。在馬丁的〔幼兒氣質量表〕中認為規律性、反應閾、反應強度比較不屬於遺傳性,所以刪掉這三個項目。
  馬丁所編製的題本計有三種:父母題本、教師題本及臨床人員題本,在臺北市立師院的修訂中,只修訂父母題本、教師題本兩種,量表內容依修訂結果,有六個分量表,共有四十八題,每個分量表共有八題,茲分述如下:
  1.活動量:指孩子在全天的活動中,其動作節奏的快慢及活動頻率的多寡。
  2.適應度:指孩子適應新社會環境,所表現出自如或速度的傾...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主要目的在評估出生到八個月幼兒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方式。此問卷係由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兒童發展研究小組於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修訂自美國凱利(Carey)及麥克大衛(McDevitt)(1978)等人所設計的〔嬰兒氣質問卷〕(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ITQ),而凱利於一九七○年將NYLS收集的資料簡化為選擇式的問卷。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包括九個項目,共九十五題,以下分別介紹內容及分布題項。
  1.活動量:指孩子全天的活動中,其動作節奏的快慢及活動頻率的多寡。
  2.規律性:指孩子反覆性的...
〔學步期氣質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步期氣質量表〕主要目的在評量一至三歲幼兒天生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醫院將之翻譯為〔幼兒氣質量表〕。此量表係由美國凱利(Carey)及麥克大衛(McDevitt)等於一九八二年所設計,並由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及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予以中國化。
  量表共有九十七題,可測得九個氣質特徵的分數,每個分測驗八~十三題不等,題目採六點量表,由主要照顧者按其觀察印象圈選。其內容如下。(1)活動量:指全天的活動中,其動作節奏的快慢及活動頻率的高低;(2)規律性:指反覆性的生理機能,如睡眠和清醒的時間、飢饑和食量等是否有規律;(3)注意力分散度:指是否易被外界刺激而干擾,改變他正在...
變化氣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以變化氣質」久為教育中習用的成語,甚至成為一項教條;語出張載(橫渠)〔張載集‧理窟、學大原上〕說:「學者先須變化氣質;變化氣質與虛心相表裡。」(依〔宋元學案〕)「氣質」二字有不同的解釋,就張載所說的氣質,是誠於中者形於外,可見可感,卻與面貌美醜無關,很難具體指實的一種外在表現;以虛心來說,可能近似「謙和」。張載又在〔理窟、氣質第五〕說:「變化氣質,孟子曰:居移氣,養移體,況居天下之大(孟子中「大」字為「廣」,參見「居移氣養移體」)居者乎!居仁由義,自然心和而體正,更要約時,但拂去舊日所為,使動作皆中禮,則氣質自然全好。」是說所謂「大居」指的是「養心養氣」,以禮為行動原則,所表現的必然和...
四種氣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巴蘭欽重要的舞蹈作品之一。由保羅興德彌斯(Paul Hindemith)作曲,柯德舍里曼(Kurt Seligmann)負責舞台與服裝設計,1946年12月20日由美國芭蕾協會舞團(Ballet Society),首演於紐約市針織貿易中央中學(Central High School of Needle Trades)。《四種氣質》為四個樂章的芭蕾,其內容主要是論及人性的憂鬱、熱情、消極與暴燥,但是隨著音樂曲式的運作,第一、二、三樂章分別由三段不舞蹈的主題來呈現,第四樂章則是將前三段的主題動作,作不同方式的變奏,巴蘭欽較專注於解決音樂與舞蹈的關係,更甚於詮釋人性的四種氣質,他很明確的以舞...
Mary Clarke & David Vaughaughan《The Encyclopedia of Dance & Ballet》1977、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駁氣質性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駁氣質性惡〕是清初學者顏元(習齋)著作〔四存編‧存性編〕的一章;內容是批評程朱學派理學家將人性分為「性」和「氣質」,且以氣質為惡之來源的看法。程朱學派的理學家主張人性有本體相,稱為「性」;也有現實相,稱為「氣質」。「性」即是天理,純粹而圓滿,完足地具有仁、義、禮、智、信諸種德性。性的現實相則為「氣質」,「氣質」與「性」相對,是不純粹而有偏蔽的,無法充分表現仁、義、禮、智、信諸德性,亦即無法顯示性之所本的天理。人之所以有惡,問題便是出在「氣質」上,而人之所以有成賢成聖的可能,則是由於人性之本體本來是純粹圓滿,只要能去除氣質之偏蔽,重新顯示人性之純 ,亦即回復本來的「性」,便能達致圓滿之人格...
氣質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種類名詞。英國作家班強生(Ben Jonson, 1572-1637)的作品就是此類作品的傑作,重點在諷喻主要角色的個性,就像是《沃波尼》(Volpone, 1605)一劇中的「貪婪」。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的天性稟賦。[例]資質、氣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