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潸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下雨不止的樣子。元.貢奎〈懷胡則大〉詩:「疏林日暮雨潸潸,睡起秋聲滿樹間。」
粗枝大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疏略,做事不細密。清.夢麟〈澹道人秋色梧桐圖歌〉:「當其落墨時,倏欻風雨生,粗枝大葉氣橫出,披拂盡作秋聲鳴。」則用來形容作畫時構圖粗獷豪邁,氣勢縱橫。另外在《鏡花緣》第一六回:「老夫於學問一道,雖未十分精通,至於眼前文義,粗枝大葉,也還略知一二。」則是用來比喻大體的輪廓。
飄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凋謝飄落。如:「落葉飄零,秋天轉眼又至。」宋.歐陽修〈秋聲賦〉:「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錚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玉石或金屬碰擊所發的聲音。唐.白居易〈夢仙〉詩:「羽衣忽飄飄,玉鸞俄錚錚。」宋.歐陽修〈秋聲賦〉:「鏦鏦錚錚,金鐵皆鳴。」
歐陽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委婉。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其散文代表作有灑脫的《醉翁亭記》、《秋聲賦》。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在自己寫的《六一居士傳》中,解釋六一的由來,他說:「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老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歐陽修寫起文章正經八百,「草就紙上、粉於壁,興臥觀之屢思屢議」,垂暮之年常逐篇修改自己生平所寫的詩文,所謂「不畏先生嗔,卻怕後生笑」。王安石評定歐陽修的散文風格:「充於文章,見於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其積於中者,浩...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八首寫昔日郊遊的豪情,可惜返回現實,只能「白頭吟望苦低垂」。 融情入景詩人在詩中不僅寫蕭瑟的秋景秋聲,而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這些景物之中。如第一首「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不僅寫出了江上關塞的風高浪急,蕭條晦暗,驚濤駭浪,也寄寓了詩人極度不安的心緒與抑郁不平的心情,同時也象徵了國家政局的不穩與不安的前途。其他如「魚龍寂寞秋江冷」、「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州前蘆荻花」,也將詩人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 用字精鍊準確杜甫曾說過「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他十分著重字詞的錘鍊。《秋興》亦可見其鍊字之功力。如第六首:「瞿唐峽...
切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擬聲詞:(1)形容聲音悲切。宋.歐陽修〈秋聲賦〉:「淒淒切切,呼號憤發。」(2)形容聲音細小。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八首寫昔日郊遊的豪情,可惜返回現實,只能「白頭吟望苦低垂」。 融情入景詩人在詩中不僅寫蕭瑟的秋景秋聲,而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這些景物之中。如第一首「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不僅寫出了江上關塞的風高浪急,蕭條晦暗,驚濤駭浪,也寄寓了詩人極度不安的心緒與抑郁不平的心情,同時也象徵了國家政局的不穩與不安的前途。其他如「魚龍寂寞秋江冷」、「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州前蘆荻花」,也將詩人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 用字精鍊準確杜甫曾說過「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他十分著重字詞的錘鍊。《秋興》亦可見其鍊字之功力。如第六首:「瞿唐峽...
涼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涼的感覺。如:「時序轉秋,已有涼意。」宋.孔平仲〈霽夜〉詩:「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宋.戴昺〈四月即景〉詩:「蒼竹颭風涼意足,碧梧留雨夜聲多。」
渥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色澤鮮紅光潤。宋.歐陽修〈秋聲賦〉:「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明.方孝孺〈指喻〉:「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