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23.27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十六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均擅長駢體文,因三人皆排行第十六,世稱為「三十六體」。《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商隱傳》:「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號『三十六體』。」
遺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大臣臨死前所起的遺言章奏,死後上陳於君主,稱為「遺表」。《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周顯德初,永興軍節度劉詞辟為從事,詞卒,遺表薦普於朝。」《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也稱為「遺摺」。
天下第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當代首屈一指,沒人比得上。《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徵為廷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左雄奏議,臺閣為式;胡廣章奏,天下第一;並當時之傑筆也。」
漏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洩露、公開。《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章奏,帝覽而歎息,因起更衣,曹節於後竊視之,悉宣語左右,事遂漏露。」《資治通鑑.卷二○六.唐紀二十二.則天后久視元年》:「元方為人清謹,再為宰相,太后每有遷除,多訪之,元方密封以進,未嘗漏露。」
察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郡縣等官吏推薦而任官。《後漢書.卷六一.左雄傳》:「請自今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前漢表謝,遺篇寡存。及後漢察舉,必試章奏。」
筆帖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譯自滿洲語。其初為文職的賜名。康熙時,各部院衙門皆置筆帖式,有繙譯、繕本、貼寫等名目,掌翻譯滿漢章奏文籍等事。有七品、八品、九品之分。
黑白混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或白都分不清楚。比喻是非顛倒、好壞不分。《明史.卷一六四.聊讓傳》:「君子見斥,小人驟遷,章奏多決中旨,黑白混淆,邪正倒置。」
摺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直接上呈皇帝的章奏
露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布彈劾或薦舉章奏的考核程序。《漢書.卷八六.何武傳》:「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露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宋史.卷一六○.選舉志六》:「嘉定十二年,命監司、守臣舉十科政績所知自代,露章列薦,並籍記審察,任滿,則取其舉數多、有政績行誼者升擢之。」
焚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章奏繕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謹密。《南史.卷二○.謝弘微傳》:「每獻替及陳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