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4.1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現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知的歷程。(註1) 類別以下介紹四種發現教學的設計方法: 1. 遊戲方法布魯納動作表徵、影像表徵和符號表徵的認知發展主張,認為人類的認知成長是從孩童時期的習慣性行動,經由想像有關形象的自由行動,到轉化行動和行動到語言表達(Bruner et al.,1967)。認知發展是讓學生在直觀思考中,發現者各種可能的問題解決途徑,當學生能從遊戲中產生有效能的驚奇,那麼在創作性活動中要突破問題癥結越有其可能性。遊戲中的快樂氣氛可以引發學生追求勝利、成就的動力,讓學生在遊戲中發揮潛能,運用感官和思考去解決遊戲中的問題。(註1) 2....
幼兒認知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認知結構,認知的發展是由持久努力於調適與同化所組成。而布魯納則將認知發展分成動作表徵、形像表徵以及符號表徵三個時期,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係指三歲以下的幼兒靠動作來認識了解周圍的世界,亦即靠感覺動作來獲得知識,如皮亞傑的感覺動作期。形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指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如具體運思期。而符號表徵(s...
適應行為的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的能力。其中,「概念技能」包括:表達和接受語言;閱讀和書寫;數學概念;邏輯原理;符號表徵等。「社會技能」包括:人際關係;責任義務;自尊;守法;奉獻等。「實務技能」包括:日常食、衣、住、行等個人活動;煮食、服藥、打電話、理財、使用交通工具、廚房活動等操作活動;職業技能;維持安全環境等。判斷各體的適應行為是否受限,可以透過標準化測驗工具的量測;測驗工具應包含障礙者與非障礙者,以建立常模。「適應行為顯著受限」的操作型定義,係指個體在標準化測驗工具的表現,不論是在概念、社會、或實務技能的任一個分測驗低於平均兩...
夠理解的語言和思考方式,讓兒童有效學習。教材的呈現方式能夠配合兒童認知發展,由動作表徵、形象表徵、到符號表徵,將外在雜亂的材料加以整理,成為學生可讀的知識。故布魯納曾言「任何學科知識,都能以某種合理的方式,對任何兒童、在任何發展階段,施行有效的教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