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22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翻雲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貧交行〉(據《全唐詩.卷二一六.杜甫》引)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1>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注解〕 (1) 管鮑:管夷吾與鮑叔牙。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鮑叔牙,春秋齊大夫,生卒年不詳。少與管仲友善,知管仲賢而貧,分財多與。後鮑叔牙事齊桓公,管仲事公子糾,公子糾死,管仲囚,鮑叔牙乃薦管仲於桓公,佐桓公成霸業。世多稱其知人而篤於友誼。鮑,音ㄅㄠˋ。
時雨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2>,吾不能以夏雨雨人3>,吾窮必矣!」 〔注解〕 (1) 筦仲:管夷吾(西元前?∼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筦,音ㄍㄨㄢˇ。 亦作「管仲」。 (2) 春風風人:比喻教育給人的感化和恩澤。第二個「風」字,音ㄈㄥˋ,吹風。見「春風風人」。 (3) 夏雨雨人:比喻及時加惠於民。第二個「雨」字,音ㄩˋ,滋潤。見「夏雨雨人」。 2、「化雨」:《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1>化之者,有成德2>者,有達財3>者,有答問4>者...
識途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注解〕(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
江左夷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左,指長江以東之地。夷吾,指春秋時齊國賢相管仲。江左夷吾指晉代王室南渡至江左後,溫嶠憂心當時國家綱維未舉,及見王導共談後,欣然說:「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典出《晉書.卷六七.溫嶠傳》。後比喻具有輔國佐政的賢才。《花月痕》第七回:「那諸葛彈琴退敵,謝太傅圍棋賭墅,名士大半專會摹調!只如今就算得江左夷吾,讓他推群獨步了!」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時管夷吾。參見「管夷吾」條。
無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翼而飛」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戒》1>管仲2>復於桓公3>曰:「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無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謹聲,以嚴尊生,此謂道之榮。」桓公退,再拜請若此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人間世》、《戰國策.秦策三》。 (2)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亦稱為筦子、管仲、管子。 (3)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
老馬識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注解〕(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
毋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翼而飛」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戒》1>管仲2>復於桓公3>曰:「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無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謹聲,以嚴尊生,此謂道之榮。」桓公退,再拜請若此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人間世》、《戰國策.秦策三》。 (2)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亦稱為筦子、管仲、管子。 (3)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
管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秋時的管夷吾。參見「管夷吾」條。
易於反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易如反掌」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曰:「管仲1>以其君霸,晏子2>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曰:「以齊王3>,由4>反手5>也。」 〔注解〕 (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相齊桓公。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 (2)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國夷維人。歷事靈公、莊公、景公,節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後人尊稱為「晏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